湿地植物及其根孔在非点源污染治理中的展望

被引:17
作者
李贵宝
周怀东
尹澄清
机构
[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水处理与水分析室
[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关键词
湿地; 植物根孔; 非点源污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湿地植物是水陆交错带中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湿地植物的根系或根孔是该生态系统中物质传输不为人见的“高速公路”,系统中部分水分和养分的变化会很快地通过根系或根孔系统影响到系统的其他部分。因此,开展水陆交错带湿地生态系统中湿地植物及其根孔的生态功能研究,防治非点源污染,一方面将为土壤大孔隙研究提供详实的基础理论,促进土壤大孔隙的研究发展;另一方面可为用生态—生物技术治理污染水体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2+61 +6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生态—生物方法水体修复技术 [J].
董哲仁 ;
刘蒨 ;
曾向辉 .
中国水利, 2002, (03) :8-10+5
[2]   土壤优先水流及污染物优先迁移的研究进展 [J].
倪余文 ;
区自清 .
土壤与环境, 2000, (01) :60-63
[3]   内陆水—陆地交错带的生态功能及其保护与开发前景 [J].
尹澄清 .
生态学报, 1995, (03) :331-335
[4]   白洋淀水陆交错带对陆源营养物质的截留作用初步研究 [J].
尹澄清 ;
兰智文 ;
晏维金 .
应用生态学报, 1995, (01) :76-80
[5]  
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M].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林业部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保护司主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