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菌根化组培苗对P素吸收利用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陈连庆
王小明
裴致达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浙江富阳
[3] 浙江富阳
关键词
石斛; 菌根化; P营养;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2005.02.011
中图分类号
S567.239 [];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濒危石斛菌根化吸收、积累P素营养的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和难溶性不同P源,对菌根化石斛组培苗生长的效应不同,试验处理3(KH2PO4)和处理6(FePO4)的干质量分别为0.018、0.019g,是处理1(K2HPO4)的2.62倍和2.78倍,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可溶性P(KH2PO4)不同浓度对菌根化石斛组培苗的综合效应,表现在苗高、径粗和干质量等主要指标上,处理3为最适宜质量浓度(0.25g·L-1),与处理9(CK)相对比,苗高是2.64倍、径粗是2.16倍和干物质是3.87倍。对苗木N、C、P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分析,处理3是CK的1.72、1.40和11.53倍;不同有效P含量对石斛菌根真菌F9903菌株增殖生长的试验表明:当培养液浓度为含纯P为1mg×22.76%时,其菌丝体增殖效果最佳,干质量高达1.256mg·mL-1,是接种量的114.2倍。不同P浓度对菌根化石斛组培苗干质量的影响及其对共生菌根真菌菌丝体干质量的影响两个柱型图的重叠性好,其图形近似,效果趋势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6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石斛菌根真菌液培生长特性的研究 [J].
陈连庆 ;
裴致达 ;
韩宁林 ;
张守英 .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02) :207-211
[2]   三种石斛菌根形态结构及元素构成的研究 [J].
陈连庆 ;
裴致达 ;
韩宁林 ;
张守英 .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01) :96-100
[3]   A survey of soils for aggregate stability and glomalin, a glycoprotein produced by hyphae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J].
Wright, SF ;
Upadhyaya, A .
PLANT AND SOIL, 1998, 198 (01) :97-107
[4]  
菌根生物多样性及其应用研究.[M].弓明钦等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5]  
木本植物生理学.[M].[美]克累默尔(Kramer;P·);[美]孝兹洛夫斯基(Koalowski;T·) 著;汪振儒 译.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