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煤矿分类、分级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105
作者
王国法
庞义辉
刘峰
刘见中
范京道
吴群英
孟祥军
徐亚军
任怀伟
杜毅博
赵国瑞
李明忠
马英
张金虎
机构
[1]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
[2]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分院
[3]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4] 中国煤炭学会
[5]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 陕西陕煤陕北矿业有限公司
[7]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
智能化煤矿; 指标体系; 分级评价; 智能综采; 智能掘进; 智能辅助运输;
D O I
10.13199/j.cnki.cst.2020.03.001
中图分类号
TD67 [矿山生产自动化技术];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针对我国智能化煤矿尚没有统一标准,无法对煤矿智能化建设和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合理定量评价的问题,开展了智能化煤矿建设条件分类与智能化程度分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提出了煤矿智能化程度的定义及量化指标,结合不同区域、不同开采条件智能化煤矿建设实际,制定了智能化煤矿分类、分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开发了智能化煤矿分类、分级评价软件系统。首先以煤矿所在区域、地质条件为基本指标,以矿井开采技术参数、开采效率、安全水平、建设基础为参考要素,建立智能化煤矿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将煤矿分类评价条件分为良好、中等、复杂3类;然后,根据煤矿分类评价结果,对不同类别煤矿进行智能化程度的分级评价。基于智能化煤矿开拓、生产、运营等主要流程,将智能化煤矿巨系统细分为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地质保障系统、智能综采系统、智能掘进系统、智能主煤流运输系统、智能辅助运输系统、智能综合保障系统、智能安全监控系统、智能分选系统、智能经营管理系统等10个主要智能化系统,提出了智能化煤矿10个主系统及相关子系统智能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不同生产技术条件分类的煤矿,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智能化评价指标体系,就可以对煤矿智能化程度进行定量评价。按照综合评价结果,将智能化煤矿划分为甲、乙、丙和不合格4个等级。以陕北某矿智能化建设工程为例证,进行了矿井建设条件分类与智能化程度分级评价分析,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与可靠性,评价结果不仅可以反映该矿井的智能化建设水平,也可以为新建智能化煤矿和生产煤矿的智能化建设与升级改造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基于RFID的矿井人员定位系统的设计.[D].徐丽.太原理工大学.2013, 02
[2]   持续推进煤矿智能化 促进我国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 [J].
刘峰 ;
曹文君 ;
张建明 .
中国煤炭, 2019, 45 (12) :32-36
[3]   煤矿智能化开采模式与技术路径 [J].
王国法 ;
庞义辉 ;
任怀伟 .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2020, 2 (01) :5-19
[4]   煤矿智能化(初级阶段)研究与实践 [J].
王国法 ;
刘峰 ;
孟祥军 ;
范京道 ;
吴群英 ;
任怀伟 ;
庞义辉 ;
徐亚军 ;
赵国瑞 ;
张德生 ;
曹现刚 ;
杜毅博 ;
张金虎 ;
陈洪月 ;
马英 ;
张坤 .
煤炭科学技术, 2019, 47 (08) :1-36
[5]   煤矿智能化——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 [J].
王国法 ;
刘峰 ;
庞义辉 ;
任怀伟 ;
马英 .
煤炭学报, 2019, 44 (02) :349-357
[6]   智慧煤矿与智能化开采技术的发展方向 [J].
王国法 ;
杜毅博 .
煤炭科学技术, 2019, 47 (01) :1-10
[7]   我国煤巷掘进技术与装备发展现状 [J].
闫魏锋 ;
石亮 .
煤矿机械, 2018, 39 (12) :1-3
[8]   深部综掘巷道超前支架设计与支护性能分析 [J].
薛光辉 ;
管健 ;
程继杰 ;
张昊 ;
纪伟亮 ;
景新平 ;
吴淼 .
煤炭科学技术, 2018, 46 (12) :15-20
[9]   浅谈智能煤流系统在胶带运输中的应用 [J].
王增仁 .
煤矿开采, 2018, 23(S1) (S1) :38-40
[10]   数字孪生技术综述与展望 [J].
刘大同 ;
郭凯 ;
王本宽 ;
彭宇 .
仪器仪表学报, 2018, 39 (11)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