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02~2004年抗抑郁药物的应用分析

被引:3
作者
吕桂玲
张一民
张芳英
刘瑞琴
杨继章
杨树民
机构
[1]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护理部
[2]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药剂科
[3]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药剂科 河北省石家庄市
[4] 河北省石家庄
关键词
抗抑郁药; 合理化; 综合数据分析; 用药计划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95 [药事组织];
学科分类号
1007 ;
摘要
目的:分析抗抑郁药的临床使用情况和用药特点,推测其用药趋势。方法: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02-01/2004-12计算机管理系统中的抗抑郁药消耗记录。包括三环类及四环类、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及其他类的15个品种,以消耗金额、用药频度、日用药金额为考察指标。明确限定日剂量的含义,即采用主要适应证剂量范围的常用剂量。药典未收载的药品依据药品说明书及临床用药确定剂量。用药频度=某药品年销量/该药品限定日剂量值。用药频度值越大,反映该药的选择倾向性越大,用量越大。日用药金额=药品消耗总金额/用药频度,用来反映每日消耗情况。同时分析各类每品种的消耗构成比及排序,用药频度及排序,日用药金额及排序。结果:①抗抑郁药消耗金额及其构成比和排序:2002年及2003年单品种药物消耗金额最大的是文拉法新,2004年消耗金额最大的是帕罗西汀。金额排序前5名的分别是:2002年文拉法新、氟西汀、舍曲林、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曲唑酮(进口);2003年文拉法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2004年帕罗西汀、文拉法新、氟伏沙明、舍曲林、西酞普兰。三环类及四环类、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及其他类的抗抑郁药消费金额构成比2002年分别为3.72%,34.68%,61.60%;2003年依次为7.86%,48.50%,43.64%;2004年为8.82%,59.02%,32.16%。②抗抑郁药消耗总量,用药频度值及排序:三环类及四环类抗抑郁药用药频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用药频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帕罗西汀2004年用药频度增长趋势明显,上升到第1位。其他类用药频度变化较大,其中文拉法新用药频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路优泰用药频度2003年度有所下降,而2004年度有所上升。③抗抑郁药2004年度日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及排序:日用药金额最高的是曲唑酮19.78元,最低的是多塞平0.43元。日用药金额价格低于10.00元抗抑郁药有10个品种,占抗抑郁药总品种的67%。结论:本院抗抑郁药的临床用药频度中前5位是:文拉法新、氟西汀、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帕罗西汀、氯丙米嗪。三环类及四环类药物的使用保持相对稳定、持续性好;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其它类新型药物有较好发展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上海市47家医院2000年~2002年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J].
张顺国 ;
徐敏弘 ;
毛五妹 .
中国药房, 2004, (07) :33-34
[2]   我院抗抑郁药的利用研究 [J].
韦龙静 ;
朱含涌 ;
陆茜 .
中南药学, 2004, (01) :49-52
[3]   精神药物新药临床试验中的医学伦理学问题 [J].
陈晋东 ;
陈远光 ;
李凌江 ;
赵靖平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15) :2210-2211
[4]   医院药品DDD数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利用 [J].
邹豪,邵元福,朱才娟,邓渝林,马玉杰,陈盛新 .
中国药房, 1996, (05) :215-217
[5]  
临床药理学教程.[M].魏尔清;耿宝琴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
[6]  
新编药物学.[M].陈新谦;金有豫 主编;汤光等 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