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地区空气质量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8
作者
卢艳
费建芳
机构
[1]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关键词
环境工程; 空气质量模式; 长江中下游地区; 生物源; 人为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3 [大气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根据2002年在ACEAsia和TRACEP试验中获得的亚洲区域的污染源排放资料,利用美国EPA最新发展的空气质量模式Models3,分别模拟研究生物源和人为源排放于2002年7月2日08时至7月3日07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引起的O3、SO2、CO以及NOx浓度的变化规律和特征。结果显示,模式对污染物具有很好的模拟能力,无论是污染物浓度的日变化还是PBL层内垂直分布情况,都与已有结论和观测结果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长江三角洲地区臭氧生成过程分析 [J].
胡建林 ;
张远航 .
环境科学研究, 2005, (02) :13-18
[2]   长江三角洲地区对流层臭氧的数值模拟研究 [J].
赵春生 ;
彭丽 ;
孙爱东 ;
秦瑜 ;
刘洪利 ;
李维亮 ;
周秀骥 .
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3) :52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