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地震记录制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被引:56
作者
靳玲
苏桂芝
刘桂兰
朱丕跃
李磊
胡艳萍
机构
[1]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河南南阳
[3] 河南南阳
[4] 河南南阳
关键词
合成地震记录; 子波; 褶积模型; 子波参数; 极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人工合成记录在地震资料的解释和储层预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从5个方面论述了合成记录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即①褶积模型建立;②子波参数选择;③测井资料与地震资料的匹配;④层位标定与地震记录的极性;⑤反射系数的精确提取等。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合成记录的制作精度,而精确的合成记录又是储层预测和油藏描述的重要前提。提出了用相关系数、声波曲线对比和求剩余记录等方法来检查合成记录制作的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267 / 271+6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地震技术在火成岩发育区开发中的应用 [J].
夏步余 ;
谌廷姗 .
石油物探, 2002, (04) :461-465
[2]   高精度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技术研究 [J].
孙振涛 ;
孟宪军 ;
慎国强 ;
钮学民 ;
季玉新 ;
王玉梅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2, (06) :640-643+660
[3]   泥岩裂缝储层特征参数提取及反演技术的应用 [J].
苏朝光 ;
刘传虎 ;
高秋菊 .
石油物探, 2002, (03) :339-342
[4]   地震和测井联合反演技术在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J].
张永升 ;
李家蓉 ;
潘新志 .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 (04) :46-48
[5]   VSP和声波测井资料在岩性解释中的联合应用 [J].
张卫红 .
石油物探, 2002, (02) :149-153
[6]   临南洼陷砂岩岩性油气藏描述方法及效果分析 [J].
崔世凌 ;
韩宏伟 ;
魏瑞香 ;
孙淑燕 ;
李培明 ;
曲卫和 ;
刘瑞红 .
石油物探, 2002, (02) :186-190+225
[7]   VSP模型正演的应用效果 [J].
陈元庆 ;
邓富求 .
石油物探, 1993, (01) :35-44
[8]  
多信息储层预测与油气判别.[M].孙家振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