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五大海洋经济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测算

被引:4
作者
孙蕾
张耀光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沿海经济区; 空间相互作用; 引力模型;
D O I
10.13546/j.cnki.tjyjc.2011.20.053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出现新旧交替、我国沿海经济格局将出现历史性转变之际,文章借助于主成分分析和拓展的引力模型对我国五大海洋经济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珠江三角洲、北部湾经济区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进行测算和分析。一方面在理论上弥补了对我国沿海经济区分析侧重空间差异忽视互动联系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对五大经济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沿海区域的经济发展彼此之间存在加速作用、沿海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符合经济规律,尤其东部沿海经济区与南部沿海经济区的形成是其必然趋势。而促进空间作用则主要应依靠产业结构升级、科学技术的投入和交通网络的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面向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投资引力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徐刚.天津大学.2009, 01
[2]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美农产品贸易边境效应模型研究.[D].朱海霞.上海交通大学.2008, 12
[3]   中国进出口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引力模型面板数据 [J].
吕玉花 .
经济问题, 2009, (10) :29-31
[4]   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的演进与机理 [J].
闫卫阳 ;
王发曾 ;
秦耀辰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4) :511-518
[5]   基于引力模型分析城区与郊区空间相互作用——以昆明市为例 [J].
李江苏 ;
骆华松 ;
曹洪华 .
经济问题探索, 2008, (12) :53-58
[6]   我国东部沿海三大经济圈产业结构比较 [J].
常彬强 ;
余宝林 ;
张磊 .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8, (19) :19-20+25
[7]   基于引力模型的国内旅游实证研究 [J].
张鹏 ;
郑垂勇 ;
丘萍 .
软科学, 2008, (09) :27-30
[8]   分形城市引力模型的一般形式和应用方法——关于城市体系空间作用的引力理论探讨 [J].
刘继生 ;
陈彦光 .
地理科学, 2000, (06) :528-533
[9]   基于互相关函数的分形城市引力模型——对Reilly-Converse引力模型的修正与发展 [J].
陈彦光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2) :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