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热带退化植被重建中土壤动物群落变化

被引:25
作者
徐国良
周国逸
莫江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土壤动物; 南亚热带; 植被; 恢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5 [土壤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广东省中部的鹤山市鹤山丘陵综合试验场,分别在草坡、松林、荷木混交林(荷混林)、马占相思林(马占林)和豆科混交林(豆混林)选取5块样地,分别代表5种处理方式(重建植被类型)。在2003~2004年的4个不同季度内分3层取土样,利用Tullgren干漏斗法采集土壤动物,并分析土壤动物群落个体数量、类群丰度和DG指数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季节、植被类型和土层深度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各项指标都有极显著影响(P<0·01,three-way-ANOVA):土壤动物群落指标,在秋季显著为高(P<0·05,DMRT),而夏季显著为低(P<0·05,DMRT);随土层加深而逐级显著降低;不同植被类型比较,豆混林>马占林>荷混林、松林和草坡。此外,植被类型还与季节和土层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土壤动物群落各项指标秋季最高,不同植被类型间的差异也最大;而土壤动物群落各项指标较高的植被类型内不同土层间的差异也较大。由此推测,对退化生态系统进行人工改造是有积极意义的,而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动物的差异可能与凋落物的数量与质量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土壤动物检索图鉴.[M].尹文英等著;.科学出版社.1998,
[2]   南亚热带鹤山三种人工林小气候效应对比 [J].
林永标 ;
申卫军 ;
彭少麟 ;
任海 ;
李明辉 .
生态学报, 2003, (08) :1657-1666
[3]   大型土壤动物在鞍山市大孤山铁矿废弃地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中的指示作用 [J].
吴东辉 ;
胡克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3, (02) :213-216
[4]   海南尖峰岭热带林土壤动物群落——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及其气候因素 [J].
廖崇惠 ;
李健雄 ;
杨悦屏 ;
张振才 .
生态学报, 2003, (01) :139-147
[5]   退化红壤不同人工林恢复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特征 [J].
刘满强 ;
胡锋 ;
李辉信 ;
陈小云 ;
何圆球 .
生态学报, 2002, (01) :54-61
[6]   西双版纳“龙山”片断热带雨林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研究 [J].
杨效东 ;
沙丽清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2) :261-265
[7]   凉水地区不同林型土壤动物群落研究 [J].
陈颖彪 ;
殷秀琴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2) :79-84
[8]   华南人工林凋落物养分及其转移 [J].
李志安 ;
林永标 ;
彭少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3) :321-326
[9]   鹤山丘陵草坡的水文特征及水量平衡 [J].
申卫军 ;
彭少麟 ;
周国逸 ;
林永标 ;
任海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2) :162-168
[10]   鹤山马占相思人工林的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力 [J].
任海 ;
彭少麟 ;
向言词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0, (01) :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