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区主义”研究不同视角的评析

被引:2
作者
耿协峰
机构
关键词
地区主义; 民族主义; 政治; 伯姆; 欧洲; 地区性; 全球化; 定义; 经济学家; 国际关系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 [国际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正>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经济全球化趋势先声夺人,全球化的种种力量推动人类社会加速走向一体化。学者们开始把“全球主义”作为一种实践中的理论形态加以探讨,再也不象当年“罗马俱乐部”提出“全球性总问题”时把它视为杞人忧天的呓语了。不论是鼓与呼还是嘲与恶,“全球化”和“全球主义”都无可改变地进入了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各大门类,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各个流派、各个层面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与此同时,人们又看到,伴随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还发生着另外一些似乎是截然相反的历史趋势,那就是“分裂化”或“分散化”的趋势。具体体现为两大方面,一是民族主义的复兴,包括受经济全球化影响而强劲发展的“经济民族主义”,冷战格局解体所释放出来的政治上的“民族分离主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地区主义和即将出现的世界秩序:主权、自治权、地区特性 [J].
阿米塔夫·阿齐亚 ;
肖欢容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0, (02) :63-69
[2]   地区主义崛起的理论阐释 [J].
赫特 ;
索德伯姆 ;
袁正清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0, (01) :66-71
[3]   论经济地区化 [J].
李琮 .
太平洋学报, 1999, (02) :14-24
[4]   地区主义与民族主义 [J].
庞中英 .
欧洲, 1999, (02) :40-46
[5]   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 [J].
王鹤 .
世界经济, 1999, (03) :21-24
[6]   亚太经济合作的发展方向 [J].
陈鲁直 .
国际问题研究, 1995, (03) :22-2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