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海水-沉积物界面氮、磷、铁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3
作者
朱爱美 [1 ]
叶思源 [2 ]
卢文喜 [1 ]
王红晋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孔隙水; 底层水; 氮; 磷; 铁; 胶州湾;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2006.06.008
中图分类号
P736.4 [海洋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对胶州湾底层水溶解氧、总氮、总磷、溶解无机氮、活性磷酸盐、铁及孔隙水中溶解无机氮、磷酸盐、铁和沉积物粒度、有机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除铵氮外,孔隙水浓度明显高于底层水中浓度,其中硝酸氮、亚硝酸氮、活性磷酸盐、铁在孔隙水中的浓度分别为在底层水中浓度的17.8、9.3、12.5、7.7倍,暗示孔隙水中的物质可能向上覆水体扩散。在横向上,底层水及孔隙水中硝酸氮、亚硝酸氮、铵氮、活性磷酸盐都呈东岸高西岸低的分布规律,在西南部出现低值。Fe在底层水及孔隙水中的分布规律为东低西高,然而在沉积物中则与此正好相反。氮、磷、铁主要补给源有河流输入、工业生活污染排放、海洋生物自身分解以及孔隙水的释放。影响氮、磷、铁分布的主要因素为物源、河流输入及水动力条件,同时受到沉积物粒度的制约。相关分析显示,溶解氧、有机碳、铁对水体中磷及氮的分布具有某种制约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桑沟湾和胶州湾沉积物耗氧率研究 [J].
张学雷 ;
朱明远 ;
陈尚 ;
GRANT Jon ;
MARTIN JeanLouis .
海洋科学进展, 2006, (01) :91-96
[2]   运用主成分分析(PCA)评价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来源 [J].
李玉 ;
俞志明 ;
宋秀贤 .
环境科学, 2006, (01) :137-141
[3]   胶州湾北部氮、磷营养盐的分布及变化特征 [J].
过锋 ;
陈聚法 ;
陈碧鹃 ;
崔毅 .
海洋水产研究, 2005, (06) :34-38
[4]   胶州湾沉积物中氮与磷的来源及其生物地球化学特征 [J].
李学刚 ;
宋金明 ;
李宁 ;
袁华茂 ;
高学鲁 .
海洋与湖沼, 2005, (06) :84-93
[5]   胶州湾海水中无机氮的分布与富营养化研究 [J].
孙丕喜 ;
王宗灵 ;
战闰 ;
夏滨 ;
王湘芹 .
海洋科学进展, 2005, (04) :466-471
[6]   溶解无机氮在胶州湾沉积物-海水界面上的交换速率和通量研究 [J].
蒋凤华 ;
王修林 ;
石晓勇 ;
祝陈坚 ;
胡海燕 ;
韩秀荣 .
海洋科学, 2004, (04) :13-18+24
[7]   铁对自然群落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附视频 [J].
李瑞香 ;
朱明远 .
海洋科学进展, 2004, (01) :50-54
[8]   胶州湾表层沉积物放射性核素含量与矿物组成 [J].
贾成霞 ;
刘广山 ;
徐茂泉 ;
黄奕普 ;
张经 .
海洋与湖沼, 2003, (05) :490-498
[9]   胶州湾海底沉积物-海水界面磷酸盐交换速率和通量研究附视频 [J].
蒋风华 ;
王修林 ;
石晓勇 ;
祝陈坚 ;
韩秀荣 .
海洋科学, 2003, (05) :50-54
[10]   胶州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研究 [J].
殷效彩 ;
杨永亮 ;
余季金 ;
王以勤 .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1) :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