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胶州湾海水-沉积物界面氮、磷、铁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3
作者:
朱爱美
[1
]
叶思源
[2
]
卢文喜
[1
]
王红晋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孔隙水;
底层水;
氮;
磷;
铁;
胶州湾;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2006.06.008
中图分类号:
P736.4 [海洋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对胶州湾底层水溶解氧、总氮、总磷、溶解无机氮、活性磷酸盐、铁及孔隙水中溶解无机氮、磷酸盐、铁和沉积物粒度、有机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除铵氮外,孔隙水浓度明显高于底层水中浓度,其中硝酸氮、亚硝酸氮、活性磷酸盐、铁在孔隙水中的浓度分别为在底层水中浓度的17.8、9.3、12.5、7.7倍,暗示孔隙水中的物质可能向上覆水体扩散。在横向上,底层水及孔隙水中硝酸氮、亚硝酸氮、铵氮、活性磷酸盐都呈东岸高西岸低的分布规律,在西南部出现低值。Fe在底层水及孔隙水中的分布规律为东低西高,然而在沉积物中则与此正好相反。氮、磷、铁主要补给源有河流输入、工业生活污染排放、海洋生物自身分解以及孔隙水的释放。影响氮、磷、铁分布的主要因素为物源、河流输入及水动力条件,同时受到沉积物粒度的制约。相关分析显示,溶解氧、有机碳、铁对水体中磷及氮的分布具有某种制约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4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