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豆中异黄酮的制备及开发利用进展

被引:16
作者
葛喜珍
王建华
李恩
机构
[1]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石家庄
[2] 河北医科大学生化教研室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提取; 分离; 含量测定; 开发利用;
D O I
10.16370/j.cnki.13-1214/r.2001.02.027
中图分类号
R284.2 [有效成分的分离与提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简述大豆中异黄酮的结构、分布、来源、加工及各种生长因素对其含量的影响。介绍了近年来试验室及工业上提取、分离异黄酮及含量测定方法 ,并对国内外开发利用现状予以简要的回顾。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大豆胚芽甲醇提取物中大豆皂甙、大豆异黄酮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J].
汪海波 ;
刘大川 ;
不详 .
食品科学 , 2001, (04) :40-44
[2]   RP-HPLC法测定大豆提取物中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大豆苷、染料木苷的含量 [J].
张立 .
中草药, 2001, (02) :24-26
[3]   HPLC-ESI/MS法分析大豆胚芽中的异黄酮——大豆异黄酮和皂苷的研究(Ⅲ) [J].
谷利伟 ;
谷文英 ;
陶冠军 ;
秦昉 .
中草药, 2000, (11) :23-25
[4]   纳豆的保健功能 [J].
陆兆新 .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0, (02) :30+15-30+15
[5]   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检测大豆异黄酮含量 [J].
孙君明 ;
丁安林 ;
东惠茹 .
大豆科学, 2000, (01) :15-20
[6]   异黄酮类薄层简易显色鉴别方法 [J].
宋纯清 ;
胡之璧 .
中草药, 1999, (11) :815-816
[7]   大豆异黄酮与大豆“生命素” [J].
陈晓光 ;
胡薇 .
大豆通报, 1999, (04) :27-27
[8]   大豆异黄酮生理功能及其开发利用 [J].
蔡秋声 .
粮食与油脂, 1999, (02) :31-35
[9]   不同光照条件下大豆体内异黄酮的含量与分布 [J].
沈黎明 ;
孙君明 ;
丁安林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1999, (02) :37-41
[10]   大豆异黄酮的成分、含量及特性 [J].
王春娥 ;
刘叔义 .
食品科学, 1998, (04) :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