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唑胺负荷试验脑SPECT显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16
作者
周前
李方
赵永波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
[2]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
关键词
脑缺血,乙酰唑胺,断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2 [脑血栓形成];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建立乙酰唑胺(ACZ)负荷试验的方法及脑血流量变化的正常值,提出评价脑血管储备功能的指标。方法正常对照者6例,脑血管疾病(CVD)患者43例。用99mTc 乙撑双半胱氨酸二乙酯(ECD)先做基态脑血流(CBF)及SPECT显像,36~48小时后做负荷显像(静脉注射ACZ1g,20分钟后按基态同样条件进行)。病人均有CT检查,部分有MRI、经颅多普勒超声(TCD)、DSA检查。7例病人治疗后进行了随访并复查脑SPECT显像。图像分析:①视觉分析。比较ACZ试验前后的变化,分为三型:A型,反应差,ACZ试验后出现病变(A1)或病变扩大(A2);B型,反应好,病变缩小或消失;C型,无反应;②半定量分析:计算颈动脉及大脑半球峰时、半球血流占全脑血流百分数;计算ACZ试验前后病变区及病侧半球血流量增加率(Δ%)及放射性摄取比值(UR)。结果①正常对照两侧比较各值无差别。ACZ试验后全脑Δ%为2507%±809%,ACZ试验前后各区UR均>0901。②32例短暂性缺血发作(TIA)脑CBF显像42%有闭塞性脑血管病变,与TCD、DSA结果相符。③ACZ试验提高了TIA和小梗塞灶的阳性率,前者由5937%升至
引用
收藏
页码:6 / 9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