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发展中国家中TFP指标的适用性分析——基于模型的证明

被引:5
作者
陈长江
高波
机构
[1]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TFP指标; 新兴发展中国家; 经济增长质量;
D O I
10.13516/j.cnki.wes.2010.02.001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12.1 [发展中国家经济];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标是衡量经济增长效率最常用的指标,本文回顾了关于全要素生产率(TFP)的相关争论。我们认为,基于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的TFP指标很难用来评价后发国家的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我们用技术进口模型和古诺竞争模型证明了在非均衡条件下,TFP指标可能低估了新兴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而建立在投资基础上的经济增长策略是发展中国家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3 / 7+13+87 +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 [J].
王小鲁 ;
樊纲 ;
刘鹏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4-16
[2]   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动态融合: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典型事实 [J].
赵志耘 ;
吕冰洋 ;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7, (11) :18-31
[3]   全要素生产率的再认识——用TFP分析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的若干局限 [J].
郑玉歆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9) :3-11
[4]   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 [J].
林毅夫 ;
任若恩 .
经济研究, 2007, (08) :4-12+57
[5]   改革以来中国经济是否存在快速的效率改进? [J].
黎德福 ;
陈宗胜 .
经济学(季刊), 2007, (01) :1-24
[6]   技术效率、资本深化与地区差异——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中国地区收敛分析 [J].
傅晓霞 ;
吴利学 .
经济研究, 2006, (10) :52-61
[7]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及前景分析 [J].
邱晓华 ;
郑京平 ;
万东华 ;
冯春平 ;
巴威 ;
严于龙 .
经济研究, 2006, (05) :4-12
[8]   干中学、低成本竞争和增长路径转变 [J].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
经济研究, 2006, (04) :4-14
[9]   后发优势、技术引进和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 [J].
林毅夫 ;
张鹏飞 .
经济学(季刊), 2005, (04) :53-74
[10]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5, (06) :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