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力与金融功能财政化研究

被引:10
作者
周立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北京
关键词
转轨经济; 渐进改革; 国家能力; 金融功能财政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0 [金融、银行理论];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渐进转轨过程中,政府面临许多挑战,因此保持并强化国家能力十分必要。为了保持国家能力,中国政府加强了对金融业的控制,促使其行使财政职能。这体现为,在资源动员过程中,金融业具有税收替代功能;在资源配置过程中,金融业具有财政替代功能。由此,金融资源被异化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金融业异化为“第二财政”。作为“第二财政”的金融业,发挥着提供铸币收入、平衡预算赤字、替代财政投资、平衡地区差距、替代财政补贴等多项财政功能。这种替代既有逻辑上的必然性——渐进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有其现实上的不合理性——财政功能和金融功能错位。只有进行金融制度建设,促进财政到位,才能使得金融归位。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改革期间中国金融业的“第二财政”与金融分割 [J].
周立 .
世界经济, 2003, (06) :72-79
[2]   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 [J].
周立 ;
王子明 .
金融研究, 2002, (10) :1-13
[3]   政府可得铸币收入与中央银行的利润估算 [J].
陈玉宇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7, (05) :26-33
[4]  
中国国有金融体制变迁分析[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张杰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