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苜一号”紫花苜蓿耐盐遗传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7
作者
杨青川
苏加楷
耿华珠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北京
[2] 不详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耐盐新品种; 耐盐遗传参数; 一般配合力; 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 [饲料作物、牧草];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以“中苜一号”紫花苜蓿耐盐新品种为材料,应用NCⅡ杂交试验方,研究其耐盐遗传参数,旨在为今后苜蓿耐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苜蓿的干重、株高和分校数诸性状的加性效应大于显性效应,狭义遗传力较大,分别为0.425、0.387和0.484,具有通过选择进一步提高耐盐性的遗传潜力。通过盐碱地表型选择的研究,从中得到102个单株的一股配合力,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其划分为三类:其中,高、中、低一般配合力植株分别为47株,33株和22株。并已从中已得到高度和中度一般配合力植株相互杂交后所产生的种子。
引用
收藏
页码:162 / 17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苜蓿耐盐性鉴定初报 [J].
耿华珠 ;
李聪 ;
李茂森 .
中国草地, 1990, (02) :69-72
[2]   第三次国际生物盐学术讨论会内容简介 [J].
周荣仁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6, (02) :70-72
[3]   THE POTENTIAL OF SELECTION AND BREEDING FOR IMPROVED SALT TOLERANCE IN LUCERNE (MEDICAGO-SATIVA L) [J].
ALKHATIB, M ;
MCNEILLY, T ;
COLLINS, JC .
EUPHYTICA, 1993, 65 (01) :43-51
[4]  
Genetic and phenotypic relationships in response to NaCl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in alfalfa.[J].D. W. Johnson;S. E. Smith;A. K. Dobrenz.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1992, 6
[5]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in breeding for higher salt tolerance.[J].M. C. Shannon.Plant and Soil.1985, 1
[6]  
电子计算机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M].黄金龙等编著;.农业出版社.1991,
[7]  
植物的耐盐性及其改良.[M].翟凤林等编译;.农业出版社.1989,
[8]  
数量遗传分析.[M].郭平仲编著;.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