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苜蓿种子生物学研究概况
被引:4
作者:
于洪柱
[1
]
王志锋
[1
]
徐安凯
[1
]
周艳春
[1
]
朴庆林
[2
]
王洪君
[2
]
机构:
[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2] 吉林吉农草业科技公司
来源:
关键词:
苜蓿种子;
生物学;
研究概况;
D O I:
10.13817/j.cnki.cyycp.2008.01.005
中图分类号:
S54 [饲料作物、牧草];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综述了苜蓿种子的形态特点,营养组成,影响其生理变化的因素及种子产量与其他性状的关系。苜蓿为优良牧草,其种子营养价值丰富、均衡,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苜蓿种子在贮藏中的活力与贮藏温度、种子含水量及种子携带真菌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产量与每株花序数、每花序小花数,每生殖枝荚果数、每荚种子数和千粒质量呈正相关。浓度分别为0.03%的稀土、0.05%的多效唑处理能有效提高种子产量。Cd2+,Zn2+,Cu2+,La3+,Al3+等重金属离子在较低浓度下能促进种子萌发,浓度较大时就产生严重的胁迫,离子间的交互作用明显。苜蓿种子的耐盐半致死浓度为0.6%1.0%,阿魏酸等化感物质对种子萌发有显著的抑制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0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