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农牧系统耦合及相悖的机理及效应

被引:12
作者
吕玉华 [1 ]
郑大玮 [2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北方农牧交错带; 系统耦合; 易地育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北方农牧交错带内蒙古段草原畜牧区和农耕区家畜分布密度空间相悖是生态、经济系统良性耦合的最大障碍。本区草原畜牧区现实载畜量是适宜载畜量的1.15~2.60倍;农耕区大部分旗县现实载畜量只能达到适宜载畜量的35%以下。易地育肥农牧耦合模式能有效减少草原畜牧区草食家畜分布密度,使草原区草地封育和家畜舍饲成为可能;也是提高农耕区农民收入的最有效途径,羊易地育肥年净收入是自繁自育的20倍;牛易地育肥年净收入是自繁自育的6.5倍。同时易地育肥农牧耦合使农耕区人工牧草种植比例达到20%36%,促进农田系统恢复为草地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217 / 2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日粮中精料和牧草比例对舍饲山羊增重的影响 [J].
李向林 ;
张新跃 ;
唐一国 ;
何峰 ;
张坚中 .
草业学报, 2008, (02) :85-91
[2]   草地生态系统安全及其评价研究 [J].
赵有益 ;
龙瑞军 ;
林慧龙 ;
任继周 .
草业学报, 2008, (02) :143-150
[3]   江河源区牛、羊舍饲育肥经济与生态效益核算——以青海省玛沁县为例 [J].
徐世晓 ;
赵新全 ;
董全民 ;
不详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5, (01) :201-203
[4]   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对传统农牧业的冲击与对策——以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皇甫川流域为例 [J].
李波 ;
赵海霞 ;
郭卫华 ;
刘辉 ;
张新时 ;
不详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4, (05) :97-101
[5]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农业结构调整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J].
董世魁 ;
康慕谊 ;
江源 .
中国草地, 2004, (03) :60-65
[6]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经济型畜牧业发展对策——以河北省张北县试区为例 [J].
孙新章 ;
成升魁 ;
闵庆文 ;
张立峰 ;
张新民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4, (01) :179-181
[7]   农田草地系统耦合生产分析 [J].
张英俊 .
草业学报, 2003, (06) :10-17
[8]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的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J].
修长柏 ;
薛河儒 ;
刘秀梅 .
农业技术经济, 2003, (05) :53-56
[9]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特性 [J].
蒋建生 ;
任继周 ;
蒋文兰 .
草业学报, 2002, (02)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