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中部古元古代末期构造-热事件性质及其构造成因模式

被引:6
作者
李江海
刘守偈
侯贵廷
机构
[1] 教育部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关键词
古元古代; 中元古代; 碰撞造山; 伸展作用; 地幔柱; 华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古元古代末期为华北克拉通演化的重大转折时期,但这一时期重大构造热事件序列及其构造格局的研究较薄弱。笔者在区域构造分析基础上,结合最新的同位素年龄制约,探讨古元古代末期区域构造演化过程及其成因模式。太行山—恒山基性岩墙群对应于燕辽坳拉谷与太行坳拉谷的夭折支,它们共同构成非对称的三叉坳拉谷系。非造山的岩浆活动序次依次为:花岗岩、伟晶岩(1.85~1.80 Ga)、基性岩墙群侵位(1.80~1.77 Ga)、斜长岩、碱性花岗岩、环斑花岗岩(1.71~1.70 Ga)、火山岩喷发(1.68 Ga)等。下伏基底性质对比及其同位素年龄表明,18亿年前后燕辽—太行山地区发生大规模隆升,隆升范围达上千千米,核心区处于燕辽—太行山坳拉谷系中心位置。基底隆升事件与浅表层伸展构造-非造山岩浆活动在时空上相吻合,表明地幔柱模式可以合理解释上述区域隆升及其伸展裂解事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256 / 126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大陆克拉通早期构造演化历史探讨:以华北为例 [J].
李江海 ;
牛向龙 ;
程素华 ;
钱祥麟 .
地球科学, 2006, (03) :285-293
[2]   华北克拉通北部地区古-中元古代富碱侵入岩年代学及意义 [J].
任康绪 ;
阎国翰 ;
蔡剑辉 ;
牟保磊 ;
李凤棠 ;
王彦斌 ;
储著银 .
岩石学报, 2006, (02) :377-386
[3]   北京密云环斑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及其地质意义 [J].
杨进辉 ;
吴福元 ;
柳小明 ;
谢烈文 .
岩石学报, 2005, (06) :1633-1644
[4]   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末的伸展事件:拗拉谷与岩墙群 [J].
侯贵廷 ;
李江海 ;
刘玉琳 ;
钱祥麟 .
自然科学进展, 2005, (11) :1366-1373
[5]   化德群的重新厘定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李承东 ;
郑建民 ;
张英利 ;
张凯 ;
花艳秋 .
中国地质, 2005, (03) :353-362
[6]   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地质记录及其构造意义 [J].
王惠初 ;
陆松年 ;
赵风清 ;
钟长汀 .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5, (03) :129-143
[7]   鲁西前寒武纪基性岩墙群 [J].
侯贵廷 ;
李江海 ;
金爱文 ;
钱祥麟 .
地质学报, 2005, (02) :190-199+291
[8]   吕梁地区18亿年的后造山花岗岩:同位素年代和地球化学制约 [J].
耿元生 ;
杨崇辉 ;
宋彪 ;
万渝生 .
高校地质学报, 2004, (04) :477-487
[9]   华北克拉通2.1~1.7Ga地质事件群的分解和构造意义探讨 [J].
翟明国 .
岩石学报, 2004, (06) :42-53
[10]   熊耳群火山岩锆石SHRIMP年代学研究:对华北克拉通盖层发育初始时间的制约 [J].
赵太平 ;
翟明国 ;
夏斌 ;
李惠民 ;
张毅星 ;
万渝生 .
科学通报, 2004, (22) :2342-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