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氢氧同位素与水化学的潮白河流域地下水水循环特征

被引:79
作者
宋献方 [1 ]
李发东 [1 ]
于静洁 [1 ]
唐常源 [1 ]
杨聪 [1 ]
刘相超 [1 ]
佐仓保夫 [2 ]
近滕昭彦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 日本千叶大学
关键词
氢氧同位素; 水化学; 地下水循环; 潮白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3 [水文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为了研究变化环境下潮白河流域地下水水循环规律,通过现场调查,结合环境同位素及水化学应用,对潮白河流域浅层和深层地下水采样,测定其氢、氧环境同位素及水化学成分,通过分析其变化特征判明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以及各含水层的相互联系。降水和地下水中的环境同位素δD和1δ8O组成分析表明,降水是山前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山区浅层地下水受蒸发影响非常强烈。水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山区地下水水质以Ca2+和HCO3为主,属Ca2+-Mg2+-HCO3型地下水。山前地下水类型为Ca2+-Mg2+-HCO3、Na+-K+-HCO3、Mg2+-Ca2+-HCO3和Ca2+-Mg2+-Cl-SO24。平原区地下水为Mg2+,Na+和HCO3。滨海冲积海积平原为Ca2+-Mg2+-HCO3型和Ca2+-Mg2+-Cl-SO24型地下水。水化学分析证实了越流补给的存在。Ca2+和HCO3离子均呈山区高、山前和平原低、而滨海增高的趋势。沿潮白河流向地下水类型变化为:Ca2+-Mg2+-HCO3Na+=K+-HCO3Ca2+-Mg2+-HCO3。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东台沟实验流域降水氧同位素特征与水汽来源 [J].
刘相超 ;
宋献方 ;
夏军 ;
于静洁 ;
杨聪 ;
李发东 .
地理研究, 2005, (02) :196-205
[2]   近50年海河流域径流的变化趋势研究 [J].
刘春蓁 ;
刘志雨 ;
谢正辉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4, (04) :385-393
[3]   海河流域水资源安全评价 [J].
贾绍凤 ;
张士锋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4) :379-387
[4]   华北地区水循环与水资源安全:问题与挑战 [J].
夏军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6) :517-526
[5]   我国降水中δ18O的分布特点 [J].
章新平 ;
姚檀栋 .
地理学报, 1998, (04) :70-78
[6]   河北平原地下水氢、氧、碳、氯同位素组成的环境意义 [J].
刘存富 ;
王佩仪 ;
周炼 .
地学前缘, 1997, (Z1) :271-278
[7]   气候变化对海河流域水资源影响的研究与展望 [J].
张世法 .
海河水利, 1995, (06) :10-12
[8]   海河流域近三十年气候变化的某些特征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初探 [J].
金懋高 ;
毛凤莲 ;
姚建文 .
水文, 1993, (03) :28-33
[9]  
北京地区降水中的氘、氧-18、氚含量[J]. 卫克勤,林瑞芬,王志祥.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2(08)
[10]  
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集[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汤鑫华,刘凤桐总编辑,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