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辽河油田欧利坨子潜火山岩及其成藏机制
被引:19
作者:
吴昌志
顾连兴
任作伟
赵明
张光辉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粗面斑岩;
潜火山岩;
储层;
裂缝形成机制;
成藏机制;
辽河盆地;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3.02.008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辽河油田欧利坨子油气的主要储集岩为侵位于沙三期烃源岩中的岩镰状潜火山侵入体。在岩浆侵位过程中,由于侵入体中挥发份的逸出并在岩体顶部聚集,于冷凝壳下发生“隐爆作用”,在冷凝壳内形成隐爆角砾岩砾间缝,在隐爆角砾岩附近震碎带形成网状裂缝;由于岩浆上拱力,在岩体顶部冷凝壳内形成垂向裂缝;岩体的冷凝收缩还形成了大量张性微裂缝。油气通过连通烃源岩与岩体的构造裂缝由下方烃源岩进入岩体上部裂隙系统,形成了工业型油气藏。
引用
收藏
页码:162 / 167+229
+229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