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河川径流量时空变异特征及成因分析——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6
作者
涂新军 [1 ,2 ]
陈晓宏 [1 ,2 ]
张强 [1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2] 不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径流量; 年序列; 特征值变异; 成因分析; 广东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3.1 [水量平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最大似然比和西沃兹信息标准的变点识别方法,对广东省主要江河1956-1999年的年径流量、汛期径流量、枯水期径流量和最小月径流量的年序列,进行均值变点和方差变点识别,得出径流量特征值存在变点的序列类型、时间位置、空间分布及时序变点前后的特征值变化状况,结合广东省降雨量序列变点识别、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等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因素的分析,以揭示广东省河川径流量时空变异特征及主要成因.结果表明:广东省河川年径流量和汛期径流量序列的一致性较好,而枯水期径流量和最小月径流量序列的特征值变点具有普遍性,年均值明显增加,年际离散程度增大.枯水期径流量序列均值变点的典型时间位置为1973年和1980-1981年,分布于西江支流贺江、东江、粤东沿海螺河,由水库等蓄水工程的径流调节作用而形成;方差变点的典型时间位置为1981年,主要分布于北江、韩江、粤西鉴江、珠江三角洲的增江及网河区顶部干流水道,与特丰年1982年的枯水期大量降水有关.最小月径流序列主要为均值变点,不同河流的变点时间位置有较大差异,但多集中在1972-1973年,分布于西江支流、东江、韩江及粤东沿海河流、珠江三角洲的增江.珠江三角洲顶部的北江干流水道的径流量变异尤其典型,四种径流量序列均存在均值变点和方差变点,典型时间位置为1980-1981年和1992-1993年,是由网河区剧烈的人类活动改变了河道分流比所导致.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秩统计量的枯水期径流时序变点的非参数识别 [J].
涂新军 ;
陈晓宏 .
水利学报, 2009, 40 (05) :603-607
[2]   珠江三角洲主要河道水量分配比变化初步分析 [J].
姚章民 ;
王永勇 ;
李爱鸣 .
人民珠江, 2009, (02) :43-45+51
[3]   复杂环境下华南东江中上游流域筑坝导致的水文变异 [J].
杨涛 ;
陈永勤 ;
陈喜 ;
杨红卫 ;
陈晓宏 ;
江涛 .
湖泊科学, 2009, 21 (01) :135-142
[4]   基于西沃兹信息准则的水文时序方差变点识别 [J].
涂新军 ;
陈晓宏 .
水文, 2008, (03) :14-17
[5]   中国南方季节性缺水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J].
刘丙军 ;
陈晓宏 ;
张灵 ;
刘德地 .
水利学报, 2007, (06) :732-737
[6]   近50年来中国六大流域年际径流变化趋势研究 [J].
张建云 ;
章四龙 ;
王金星 ;
李岩 .
水科学进展, 2007, (02) :230-234
[7]   人类活动对北江流域径流系列变化的影响初探 [J].
李艳 ;
陈晓宏 ;
王兆礼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6) :910-915
[8]   近50年黄河上游降水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 [J].
王云璋 ;
康玲玲 ;
王国庆 .
人民黄河, 2004, (02) :5-7+46
[9]   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水文与地貌特征变异及其成因 [J].
陈晓宏 ;
陈永勤 .
地理学报, 2002, (04) :429-436
[10]   黄河上游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 [J].
张国胜 ;
李林 ;
时兴合 ;
徐维新 ;
董立新 ;
汪青春 .
水科学进展, 2000, (03) :277-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