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水体取代苯类污染及其生态风险

被引:52
作者
王子健
吕怡兵
王毅
马梅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化学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化学实验室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取代苯类污染物; 生物富集因子(BAF); 生物沉积物浓缩因子(BSAF); 淮河; 三油酸酯半渗透膜采样器(SPMD);
D O I
10.13671/j.hjkxxb.2002.03.006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测定了 13种取代苯类污染物、阿特拉津和乙草胺在淮河 4个监测断面水、水体沉积物 ,鲤鱼 (GrassCarp)中的浓度 ,并计算了上述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富集因子 (BAF)和生物沉积物浓缩因子 (BSAF) .同时通过在现场放置的三油酸酯半渗透膜采样器 (SPMD)研究 ,发现上述污染物在SPMD中的浓度和在鲤鱼脂肪或沉积物有机质中的浓度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因此 ,提出利用SPMD得到的三油酸酯沉积物富集因子 (TSAF)来代替BSAF ,用于沉积物污染生态风险评价 .在所检测的污染物中 ,影响水体水质的主要是 2 ,4 二硝基苯 ,六氯苯 ,阿特拉津 ,采样断面中蚌埠的生态风险最大
引用
收藏
页码:300 / 30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淮河信阳和淮南段沉积物中PCBs的生态风险评估 [J].
王子健 ;
王毅 ;
马梅 .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03) :71-74
[2]   长江沉积物中痕量氯代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J].
许士奋 ;
谭永睿 ;
孙成 ;
王连生 ;
蒋新 ;
MartensD .
环境化学, 2000, (02) :154-158
[3]   第二松花江水体沉积物中难降解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 [J].
刘季昂 ;
王文华 ;
王子健 .
中国环境科学, 1998, (06) :39-41
[4]   第二松花江(哈达湾-松花江村段)沉积物中有机物污染研究 [J].
丁蕴铮 ;
郎佩珍 ;
龙凤山 ;
袁星 .
环境科学进展, 1993, (05) :74-81
[5]   长江武汉段鱼体内六六六、DDT及挥发酚的蓄积和分布 [J].
蒋浩滨 ;
郑正仁 ;
朱佩娟 ;
杨鸣明 ;
张健 ;
胡毅志 .
环境科学丛刊, 1985, (08) :34-40
[6]   INCIDENCE OF ADVERSE BIOLOGICAL EFFECTS WITHIN RANGES OF CHEMICAL CONCENTRATIONS IN MARINE AND ESTUARINE SEDIMENTS [J].
LONG, ER ;
MACDONALD, DD ;
SMITH, SL ;
CALDER, FD .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995, 19 (01) :81-97
[7]  
Uptake of weakly hydrophobic nitroaromatics from water by semipermeable membrane devices(SPMDs) and by fish (Cassius auratus) .2 Wang Y,Wang Z,Wang C X,et al. Chemosphere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