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用制度的经济法分析

被引:2
作者
石新中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关键词
现代信用; 信用制度; 经济法;
D O I
10.14089/j.cnki.cn11-3664/f.2006.08.013
中图分类号
D912.29 [经济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本文认为,信用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法律对于信用的维护经历了从民法的个人本位到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的过程,现代信用制度的诸多方面体现了经济法的理念。现代信用制度的共同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立法规定信用信息的公开;二是社会中介组织在信用体系正常运转中的枢纽地位;三是信用责任机制的社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社会自律组织研究 [J].
王春娣 .
江海学刊, 2004, (06) :105-109
[2]   论经济法的理念 [J].
史际春 ;
李青山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3, (02) :42-51
[4]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J].
邓郁松 .
经济研究参考, 2002, (17) :35-43
[5]   中国经济法是改革开放思想路线的产物 [J].
刘文华 .
法学杂志, 1999, (02) :4-6
[6]  
民法总则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王利明著, 2003
[7]  
信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M]. 中国城市出版社 , 孙智英著, 2002
[8]  
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日)我妻荣著, 1999
[9]  
经济法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史际春,邓峰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