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的返乡动因及其社会适应——以云南沙村为例

被引:23
作者
陈锋 [1 ,2 ]
徐娜 [2 ]
机构
[1]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 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返乡; 社会适应; 云南沙村;
D O I
10.19633/j.cnki.11-2579/d.2015.02.011
中图分类号
D412.6 [工会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本研究考察与分析了云南沙村新生代农民工的返乡动因及其社会适应。发现,新生代农民工返乡主要受到家庭生活事件、家庭生命周期、主动逃离城市、工伤事故等四种因素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返乡之后,在就业选择上主要呈现务农技术化与经商自主化的特点;在返乡社会适应方面存在类型差异:主动型返乡的新生代农民工目标明确,很快融入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中;被动型返乡的新生代农民工在适应中多呈现阶段性、反复性直至最终定型化的特点。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可进可退"的政策制度空间,既能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完成市民化,又能给予他们自由返乡的选择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8+62 +6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新生代农民工逆城市化流动:转变的发生 [J].
张世勇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4 (01) :9-19
[2]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经济学思考 [J].
张秀娥 ;
孙中博 ;
韦韬 .
学习与探索, 2013, (12) :117-121
[3]   生命历程视角下农民工留城与返乡意愿研究——基于重庆和珠三角地区的调查 [J].
景晓芬 ;
马凤鸣 .
人口与经济, 2012, (03) :57-64
[5]   新生代农民工的乡土情结——基于杭州和宁波的实证调查 [J].
邱幼云 ;
程玥 .
中国青年研究, 2011, (07) :51-55
[6]   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 [J].
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情况研究课题组 .
数据, 2011, (04) :68-70
[7]   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1145个返乡农民工的调查数据 [J].
朱红根 ;
康兰媛 ;
翁贞林 ;
刘小春 .
中国农村观察, 2010, (05) :38-47
[8]   新一代农民工的返乡适应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J].
袁松 .
创新, 2009, 3 (09) :15-17+30
[9]   农民工返乡的生命历程——以湖北沟村为表述对象 [J].
袁松 ;
余彪 ;
阳云云 .
青年研究, 2009, (04) :1-11+94
[10]   返乡农民工村庄适应的代际差异——兼谈金融危机对农民工群体的影响 [J].
田先红 .
东岳论丛, 2009, 30 (07) :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