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

被引:46
作者
陈诗一 [1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
[2] 安徽大学
关键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正>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实现低碳经济转型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国内,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党和政府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国际上,中国郑重承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⑥这无不与低碳经济转型发展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贸易壁垒下降与环境污染改善——来自中国企业污染数据的新证据 [J].
陈登科 .
经济研究, 2020, 55 (12) :98-114
[2]   从“鞭打快牛”到效率驱动:中国区域间碳排放权分配机制研究 [J].
钱浩祺 ;
吴力波 ;
任飞州 .
经济研究, 2019, 54 (03) :86-102
[3]   经济集聚的节能减排效应:理论与中国经验 [J].
邵帅 ;
张可 ;
豆建民 .
管理世界, 2019, 35 (01) :36-60+226
[4]   碳关税可以有效解决碳泄漏和竞争力问题吗?——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的分析 [J].
杨曦 ;
彭水军 .
经济研究, 2017, 52 (05) :60-74
[5]   产业结构升级、能源结构优化与产业体系低碳化发展 [J].
张伟 ;
朱启贵 ;
高辉 .
经济研究, 2016, 51 (12) :62-75
[6]   碳排放的国家责任核算方案 [J].
彭水军 ;
张文城 ;
卫瑞 .
经济研究, 2016, 51 (03) :137-150
[7]   基于动态边际减排成本模拟的碳排放权交易与碳税选择机制 [J].
吴力波 ;
钱浩祺 ;
汤维祺 .
经济研究, 2014, 49 (09) :48-61+148
[8]   碳减排政策:碳税、碳交易还是两者兼之? [J].
石敏俊 ;
袁永娜 ;
周晟吕 ;
李娜 .
管理科学学报 , 2013, (09) :9-19
[9]   中国经济增长中碳强度下降的省区贡献分解 [J].
王锋 ;
冯根福 ;
吴丽华 .
经济研究, 2013, 48 (08) :143-155
[10]   总量控制、区际排污指标分配与经济绩效 [J].
乔晓楠 ;
段小刚 .
经济研究, 2012, 47 (10) :12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