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卒中后抑郁大鼠行为学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23
作者
蔡丽
刘毅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医医院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针刺疗法; 动物模型; 行为学; 单胺类递质; 实验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印堂、四神聪穴对卒中后抑郁(PSD)模型大鼠行为学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大鼠采用经典的线栓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法加用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CUMS)结合孤养建立大鼠PSD模型,选择造模成功的大鼠20只分为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每组10只。另10只大鼠接受相同的手术流程但不插入线栓,且不做应激和孤养处理。应激第14天开始,针刺组予以针刺干预,针刺大鼠百会、印堂、四神聪穴,每日1次,连续干预11d。各组大鼠分别于应激前及应激后第7天、14天、18天、24天测量体重,进行旷野试验、蔗糖水试验。针刺干预结束后,各组大鼠取脑,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脑皮质区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的含量。结果 :应激后第14、18、24天,模型组大鼠体重、糖水消耗量、旷野实验水平和垂直得分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应激后第18、24天,针刺组大鼠体重、糖水消耗量、旷野实验水平垂直得分较模型组有明显增高。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皮质区5-HT、NE及DA含量明显降低;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脑皮质区5-HT、NE及DA含量明显升高。结论:针刺治疗可明显改善卒中后抑郁大鼠的行为,提高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脑皮质区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研究进展 [J].
马强 ;
杨小敏 ;
闫咏梅 .
现代中医药, 2012, 32 (05) :85-87
[2]   口服中药与针刺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57例临床研究 [J].
蔡丽 ;
谭子虎 ;
刘毅 .
江苏中医药, 2012, (02) :49-51
[3]   卒中后抑郁干预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J].
杨月仙 ;
马虹 .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9, 41 (09) :1129-1130
[4]   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现状 [J].
郑婷 ;
王春雪 .
中国卒中杂志, 2008, (09) :677-681
[5]   卒中后抑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J].
孙奕 ;
张志珺 ;
王少华 ;
郭怡菁 ;
隋毓秀 .
中国卒中杂志, 2007, (11) :891-894
[6]   REVERSIBLE MIDDLE CEREBRAL-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IECTOMY IN RATS [J].
LONGA, EZ ;
WEINSTEIN, PR ;
CARLSON, S ;
CUMMINS, R .
STROKE, 1989, 20 (01) :84-91
[7]   REDUCTION OF SUCROSE PREFERENCE BY 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AND ITS RESTORATION BY A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 [J].
WILLNER, P ;
TOWELL, A ;
SAMPSON, D ;
SOPHOKLEOUS, S ;
MUSCAT, R .
PSYCHOPHARMACOLOGY, 1987, 93 (03) :358-364
[8]  
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M].包新民;舒斯云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