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潘事件”与德国的学术自由

被引:12
作者
张斌贤 [1 ]
王晨 [1 ]
张乐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
[2] 柏林洪堡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施潘事件”; 学术自由; 阿尔特霍夫体制; 官僚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9.516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施潘事件"是20世纪初德国高等教育界的重大事件。由于年轻的天主教徒施潘被以一种违反德国大学传统的方式任命为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德国学界、政界、宗教界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终演变为一场"学术界的文化斗争"。这场争论的直接焦点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政府是否应当干预大学的内部事务,从而阻碍学术自由?更深层次的冲突在于,学术自由究竟是大学维护私利的工具,还是整体社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施潘事件"的深刻意义在于深刻地预示了现代社会中大学与国家关系的发展方向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的政府与大学之间、政治与学术之间的价值、利益和文化的多重冲突。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4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德国大学与国家的关系[M] 周丽华; 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  
韦伯论大学[M] (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孙传钊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3]  
学术与政治[M] (德) 韦伯;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  
经济与社会[M] (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林荣远译; 商务印书馆 1997,
[5]  
城市发展史[M] [美]刘易斯·芒福德 著;倪文彦;宋俊岭 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