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2010年“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的气候特征及地质地理环境分析
被引:33
作者:
张之贤
[1
,2
,3
]
张强
[1
,2
]
陶际春
[3
]
孙芸
[4
]
赵庆云
[5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2]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3] 部队
[4]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5] 兰州中心气象台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泥石流;
地质地貌;
气候;
强降水;
多因素耦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泥石流];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利用舟曲气象和地质资料,分析了2010年8月8日发生的"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的气候特征和地质地理环境.这次泥石流是在舟曲特殊的地质地貌和地理环境下,由于前期干旱,突遇强降水而发生的一次特大地质灾害.崩塌、滑坡、地震和人为因素,特别是"5.12"汶川地震,较大程度上破坏了舟曲地质,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前期干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次灾害;超历史极值的强降水是触发泥石流的直接因素.通过对舟曲气候研究表明,7、8月降雨频繁,而且过程雨量大,尤其8月上旬大雨发生频率最高,应密切关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加强对地质地貌的保护,研究历史气候及月季气候特征对泥石流发生的影响,确定在不同地形和地质地貌背景下的泥石流降水量阈值,对泥石流灾害发生的预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98 / 905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