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特征

被引:19
作者
焦贵浩
秦建中
王静
王东良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3] 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4] 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5]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天然气地质所
[6] 河北廊坊
[7] 江苏无锡
[8] 河北任丘
关键词
烃源岩; 有机岩石学; 侏罗系; 柴达木盆地北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2 [油页岩];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烃源岩中分布着各种不同形态、不同类型、不同成因和不同光学特征的有机显微组分,它们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结构、母质类型及生烃潜力。烃源岩中的有机显微组分主要由镜质组、惰质组、壳质组、腐泥组及次生组分和矿物-沥青基质所构成,主要生油组分是壳质组和腐泥组,而大量的镜质组(富氢镜质体除外)和惰质组相对来说一般主要是生气。暗色泥岩以矿物为主,煤则以有机组分为主,页岩、油页岩及碳质泥岩介于二者之间。烃源岩中以页岩、油页岩富氢组分最发育,并以腐泥组组分占绝对优势,主要生油组分为沥青质体和矿物-沥青基质,其次是层状藻类体。暗色泥岩中富氢组分含量相对较少,其中腐泥组与壳质组含量相近,主要生油组分为层状藻类体、孢子体、角质体,其次为矿物-沥青基质及壳屑体。煤的主要生油组分为角质体和孢子体,但含量低,其次为树脂体及壳屑体。碳质泥岩的主要生油组分为孢子体、角质体和层状藻类体。
引用
收藏
页码:250 / 255+259 +25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有机岩石学及其在油气评价中的应用[M]. 广东科技出版社 , 肖贤明著, 1992
[2]  
中国煤岩学[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韩德馨等著, 1996
[3]   柴达木盆地北部碰撞构造与盆地改造变形 [J].
马金龙 ;
李凤君 ;
贾庆军 .
石油实验地质, 2002, (04) :291-295+300
[4]   有机岩石学研究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的改进 [J].
陈建渝 ;
郝芳 .
石油实验地质, 1990, (04) :426-431
[5]   柴达木盆地原油烃类地球化学特征 [J].
段毅 ;
王智平 ;
张辉 ;
吴保祥 ;
王传远 ;
孟自芳 ;
张晓宝 ;
周世新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4, (04) :359-364
[6]   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分布规律研究 [J].
薛光华 ;
杨永泰 .
石油实验地质, 2002, (02) :141-146
[7]   柴达木北缘西段侏罗纪盆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J].
郑孟林 ;
李明杰 ;
曹春潮 ;
张军勇 .
石油实验地质, 2004, (04) :315-318+323
[8]   柴达木盆地北缘块断带原油的地化特征及油源问题 [J].
罗铸金 ;
汤锡元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1986, (02) :107-114
[9]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中新生代地层油气生成与资源评价[M]. 科学出版社 , 王玉华等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