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河流域治理前后径流泥沙变化研究

被引:5
作者
魏霞 [1 ,2 ]
李勋贵 [2 ]
李占斌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大理河; 径流泥沙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以大理河流域1960-2002年长系列降雨径流泥沙资料为基础,以1969年为分界年,视1969年以前为天然状态1,969年以后为治理状态,将该流域按照本区的地貌类型、下垫面及水文站网布设情况等划分为青阳岔水文站以上区域、李家河水文站以上区域和绥德水文站以上3个区域。对各区域分别建立无治理措施年份的汛期降雨量和汛期径流量、汛期降雨量和汛期泥沙量、汛期径流量和汛期泥沙量经验关系式,用经验关系式的计算值和相应实测值进行比较,来分析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对大理河流域径流泥沙变化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大理河流域坝库工程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J].
冉大川 ;
李占斌 ;
郭聪 ;
李鹏 ;
申震洲 .
人民黄河, 2009, 31 (08) :71-72
[2]   大理河流域水土保持减沙趋势分析及其成因 [J].
魏霞 ;
李占斌 ;
李勋贵 ;
沈冰 .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04) :67-71
[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灾害研究 [J].
张惠霞 ;
郑书彦 ;
徐伯荣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4, (03) :320-321
[4]   黄土高原的泥流灾害与人类活动 [J].
雷祥义 ;
黄玉华 ;
王卫 .
陕西地质, 2000, (01) :28-39
[5]   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与区域经济发展 [J].
高荣乐 .
水土保持通报, 1995, (05) :1-5
[6]   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J].
卢宗凡,梁一民,刘国斌 .
水土保持通报, 1994, (01) :7-11
[7]  
黄土高原现代侵蚀与治理[M]. 科学技术出版社 , 陈永宗等著,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