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

被引:8
作者
骆红斌
机构
[1] 浙江工业大学体军部
关键词
武术; 中国符号; 国家形象; 文化担当;
D O I
10.13293/j.cnki.wskx.003144
中图分类号
G852 [中国武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学、文化学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国家形象、中华武术文化的价值观及其在国家形象塑造方面的功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索和研究。研究认为:中华武术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是一个能够诠释中国"和平崛起"、展示中国形象的标识;是一个西方人体验中国与观察中国的视阈,也是一个打造中国国家形象的利器与品牌。文章最后指出:中华武术在对外文化交流上理应承担起塑造"中国形象"的历史使命。我们不仅要让西方人看到神奇的武术技术,更要让西方人通过武术这个中国符号尽可能看到一个想象之外的真实中国。
引用
收藏
页码:1 / 2+25 +2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选择 [J].
古柏 .
体育文化导刊, 2008, (06) :25-29+32
[2]   “体育梦”、“中国梦”与和谐世界 [J].
何振梁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6, (02) :14-15
[3]   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J].
阮纪正 .
岭南文史, 2002, (02) :38-44
[4]  
中国形象[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英) 雷默 (Ramo, 2006
[5]  
建国大业的文化贡献:国家形象的崭新构建. 陈旭光. 中国法制日报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