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宗族文化传承与古村落保护研究:回归传统社会结构的思考

被引:8
作者
于鹏杰 [1 ]
蒋建华 [2 ]
机构
[1] 东莞市社会科学院
[2] 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关键词
古村落保护; 文化传承; 社会结构; 宗族; 东莞;
D O I
10.16002/j.cnki.10090312.2012.04.002
中图分类号
K29 [地方史志];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通过对东莞古村落基本情况的分析,认为古村的保护与发展,不能脱离其历史文化传统,要充分利用古村现有的社会、民俗与人文因素,尤其是传统社会的整合与运行机制。作者认为,宗族及宗族文化是古村保护的积极力量,是重要的社会资源,也是古村文化的重要组成。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传统社会结构与文化景观保护——三十年来我国古村落保护反思 [J].
刘夏蓓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46 (02) :118-122
[3]   文化遗产日的意义 [J].
冯骥才 .
民间文化论坛, 2006, (04) :1-7
[4]   文化古村落:一类重要而特殊的旅游资源 [J].
曹国新 .
江西社会科学, 2003, (09) :202-205
[5]   寻求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赢”之路 [J].
阮仪三 ;
肖建莉 .
城市规划, 2003, (06) :86-90
[6]   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以安徽黟县古村落为例 [J].
胡道生 .
人文地理, 2002, (04) :47-50
[7]  
古村落的沉思[M]. 上海辞书出版社 , 王恬, 2007
[8]  
楠溪江中游古村落[M]. 三联书店 , 陈志华文, 1999
[9]  
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陆元鼎主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