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及流行病学分布特征

被引:17
作者
周建军
周康荣
陈祖望
王建华
曾蒙苏
严福华
陈刚
张利军
陈锦
缪熙音
机构
[1]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
颈动脉; 血管造影; 粥样斑块; 流行病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D O I
10.13609/j.cnki.1000-0313.2006.04.005
中图分类号
R816.1 [头颅及神经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分析150例颈动脉粥样斑块病例,探讨其MDCTA表现及其临床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方法:经大范围MDCTA检查的颈动脉粥样斑块150例,所有病例均行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29例行DSA检查。应用横断面图像寻找斑块,根据病变的特点行2D、3D后处理,探讨其分布、形态、狭窄程度、钙化、不规则及溃疡等规律。根据斑块的钙化和纤维帽的完整性作为斑块风险性的评价指标,狭窄程度的判断采用NASCET标准。结果:150例病例中共发现317处斑块,其中,颈动脉起始部斑块37例,颈总动脉28例,颈动脉分叉部173例,颈内动脉44例,颈外动脉35例。轻、中、重狭窄及闭塞的发病率分别为30.95%、49.41%、16.96%及3.87%。分叉段斑块钙化率为64.7%,分叉段以外区域为23.9%。分叉段斑块不规则和溃疡的发病率为16.8%,分叉段以外为15.95%。分叉段狭窄程度以轻中度狭窄为主;分叉段以外以中重度狭窄比例高。结论:颈动脉不同区域粥样斑块的分布、形态、钙化和狭窄程度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高风险斑块发病率相似,局限于分叉段的颈动脉检查可能漏诊高风险斑块。
引用
收藏
页码:336 / 339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