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古代黔灵山旅游业

被引:2
作者
王路平
机构
关键词
黔灵山; 佛教徒; 赤松; 弘福寺; 旅游业; 旅游产业; 佛教; 释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黔灵山乃贵阳旅游名胜之首,位于筑城西北隅,总面积300余公顷,由杖钵蜂、宝塔峰、钵盂峰、三台峰、狮子岩、象王岭、大罗岭、檀山等峰峦组成。大罗岭为全山最高峰,海拔1500多米。黔灵山原名大罗岭,旧名唐山。在明代以前,“因其生于边鄙,埋没于荒烟寒雨中”,还只是荆蛮之地,尚未开发。自明洪武至永乐年间(1375——1414)镇远侯顾成游登并发现圣泉之后,山中景点始见于史籍,其秀丽奇诡的自然风光才渐为世人所知,陆续有人迈出了探寻的脚步。其中以明石阡知府祁颐、贵州市政使范理、贵州主事钟震、贵阳举人越英、文学家杨慎、镇守贵州太监杨金、贵州提学副使万士和、旅行家徐霞客等为著名。但直到清初仍然是“荒烟野树,人迹罕至,固虎豹之宅,而狐狸之居也。”直到康熙十一年(1672)佛教临济正宗第三十三代传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5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