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下生殖道感染调查

被引:16
作者
黄春玉
王蕊
姚路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妇产科
关键词
妊娠期; 下生殖道感染; 妊娠结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14.25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100211 ;
摘要
目的:调查妊娠期妇女下生殖道感染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方法:对象为在天坛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412例孕妇,孕36周时取阴道及宫颈分泌物进行滴虫(T)、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细菌性阴道病(BV)、衣原体(CT)、支原体(UU或Mh)及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检测。根据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并追踪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结果:412例妊娠期妇女下生殖道感染总检出率为27.62%,单一病原菌感染者70例,检出率为16.99%,其中UU最多,检出率6.55%,BV次之,检出率2.91%。多种病原菌同时感染者44例,检出率10.68%,其中以BV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者最多,检出率7.28%。感染组胎膜早破、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产褥感染、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均较非感染组高(与非感染组相比,P<0.05)。BV合并其它病原菌感染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总致病率为96.64%,远高于其它单一病原菌感染的致病率。结论:UU或BV合并其它病原微生物感染是妊娠期下生殖道感染中较常见的感染类型,相对于其它单一病原体感染,BV合并其它病原菌感染更易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有必要对妊娠期妇女进行下生殖道感染的筛查和治疗。
引用
收藏
页码:4101 / 410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B族-溶血性链球菌与胎膜早破的关系及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J].
刘霞 ;
裴美兰 ;
崔爱民 ;
孙桂华 ;
邵雪峰 ;
苏良香 .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04) :290-291
[2]   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研究 [J].
田志红 ;
黄醒华 .
中国妇幼保健, 2007, (04) :437-441
[3]   女性生殖道感染的诊断与处理 [J].
薛凤霞 ;
李小平 ;
李志英 ;
狄文 ;
殷霞 ;
樊尚荣 ;
张洪文 ;
王建六 ;
刘全忠 ;
王千秋 .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6, (01) :1-17
[4]   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母婴传播及其预后 [J].
谷晔红 ;
吴连方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5, (06) :342-343
[5]   妊娠晚期细菌性阴道病与不良围生结局 [J].
史玉林 ;
牛菊敏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5, (03) :14-15
[6]   支原体感染与妊娠结局 [J].
王肖平 .
实用妇产科杂志, 1998, (01) :10-11
[7]   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研究 [J].
樊尚荣 ;
刘朝晖 ;
陈春玲 ;
高雪莲 .
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7, (02) :21-23
[8]  
中华妇产科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曹泽毅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