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光化辐射通量与辐照度的特征

被引:12
作者
邓雪娇 [1 ]
周秀骥 [2 ]
吴兑 [1 ]
铁学熙 [3 ]
李菲 [1 ]
谭浩波 [1 ]
毕雪岩 [1 ]
邓涛 [1 ]
蒋德海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热带季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光化辐射通量; 辐照度; 辐射模式; 紫外辐射观测; 广州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NCARTUV辐射模式与地表实际观测分析了理论上广州地区地表可获得的最强光化辐射通量、辐照度及其波谱变化特征与月、日变化特征,计算与观测的差异用于评估气溶胶对紫外辐射通量的作用.结果表明,光化辐射通量与辐照度均具有正弦曲线的日变化特征,但光化辐射通量的正弦波形较辐照度的更为宽广,其辐射强度随太阳天顶角的增加下降幅度也更为缓慢;光化辐射中的总能量可见光谱区约占86%,紫外谱区仅占约14%;理论计算与实际观测表明,不同监测波段范围的紫外辐射表,虽然其标识均为监测UVA或UVB的辐射,但差异明显;广州地区的气溶胶污染显著影响紫外辐射通量.由于紫外辐射通量是影响对流层臭氧生产力的关键因子,有必要更加深入地认识广州地区气溶胶与紫外辐射通量的相互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93 / 89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人为源和生物源排放对臭氧的贡献——以春夏季东亚地区为例
    屈玉
    安俊岭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 (04) : 337 - 344
  • [2] TUVR型紫外辐射表性能研究
    谭浩波
    邓雪娇
    吴兑
    蒋承霖
    李菲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8, (03) : 367 - 371
  • [3] 北京大气中NO、NO和O浓度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安俊琳
    王跃思
    李昕
    孙扬
    申双和
    石立庆
    [J]. 环境科学, 2007, (04) : 4706 - 4711
  • [4] 烟雾箱模拟乙炔和NO的大气光化学反应
    杜林
    徐永福
    葛茂发
    贾龙
    王庚辰
    王殿勋
    [J]. 环境科学, 2007, (03) : 482 - 488
  • [5] NO和VOC自然源排放及其对中国地区对流层光化学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谢旻
    王体健
    江飞
    杨修群
    [J]. 环境科学, 2007, (01) : 32 - 40
  • [6] 国产紫外总日射表性能测试(Ⅱ):室外测试及与国外同类产品比较
    汤洁
    王炳忠
    刘广仁
    [J]. 太阳能学报, 2005, (03) : 19 - 26
  • [7] 北京城市冬季大气污染动力:化学过程区域性三维结构特征
    徐祥德
    丁国安
    周丽
    郑向东
    卞林根
    邱金恒
    杨理权
    毛节泰
    不详
    [J]. 科学通报 , 2003, (05) : 496 - 501
  • [8] 中国城市光化学烟雾污染研究
    张远航
    邵可声
    唐孝炎
    李金龙
    [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Z1) : 260 - 268
  • [9] 大气化学基础.[M].秦瑜;赵春生编著;.气象出版社.2003,
  • [10] 环境气象学与特种气象预报.[M].吴兑;邓雪娇编著;.气象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