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无地人口土地调整意愿及对土地调整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商春荣
叶兰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承包权; 人口变化; 土地调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1 [土地制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问卷调查并利用Logistic回归(M-Logit)模型分析无地农民土地调整意愿,以探讨实施土地承包权长期化的村组中,新增人口的土地承包权问题。社区人口变化被认为是土地调整普遍存在的主要原因,但文章研究发现,外出打工和家庭继承成为农户土地的替代手段,农民土地调整意愿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人口增长并没有引起土地调整,土地调整不再是无地农民获得土地的预期途径。逐步发展、健全土地的替代制度,降低无地农民的土地调整意愿,新增无地人口给予村组土地重新调整的压力将逐步减缓。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构建无地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制度框架 [J].
李光全 ;
聂华林 .
当代经济管理, 2010, 32 (05) :43-48
[2]   2008年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调查研究——17省份调查结果及政策建议 [J].
叶剑平 ;
丰雷 ;
蒋妍 ;
罗伊普罗斯特曼 ;
朱可亮 .
管理世界, 2010, (01) :64-73
[3]  
“无地农民工”:抓得到的现在,看不见的未来——新生代农民工出现新群体引发担忧[J]. 程士华,郭奔胜,王恒志.党政干部文摘. 2009(11)
[4]   二轮承包后的中国农村土地行政性调整——典型事实、农民反应与政策含义 [J].
陶然 ;
童菊儿 ;
汪晖 ;
黄璐 .
中国农村经济, 2009, (10) :12-20+30
[5]   农村人口变动与土地制度实践的区域差异 [J].
龚为纲 .
学习与实践, 2009, (06) :107-115
[6]   农村土地关系思考——基于1995~2008年三次山东农户调查 [J].
杨学成 ;
赵瑞莹 ;
岳书铭 .
管理世界, 2008, (07) :53-61
[7]   无地农民产生原因、收入来源与生存现状研究——基于河北省32个县的调查分析 [J].
张润清 ;
乔立娟 ;
宗义湘 .
财贸研究, 2008, (03) :22-26
[8]   农村土地产权稳定性决定因素研究 [J].
刘晓宇 ;
张林秀 .
农业技术经济, 2007, (04) :11-22
[9]   解决无地农民问题的思考 [J].
孙耀武 .
南方农村, 2006, (01) :29-30
[10]   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与行政性调整:理论与实证分析——基于农户层面和江西省实证研究 [J].
刘克春 ;
林坚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11) :9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