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原因:制度性解释框架

被引:25
作者
类承曜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地方政府举债; 过度举债; 制度性;
D O I
10.16110/j.cnki.issn2095-3151.2011.38.005
中图分类号
F812.5 [国家公债、债券、外债];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正>导论虽然《预算法》禁止地方政府发债,但现实中地方各级政府负债存量规模巨大。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根据不同的口径和方法,国内外研究机构测算的中国地方政府债总规模,在1万亿~10万亿元之间。央行的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5月末,全国地方政府的负债超过5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的结构非常复杂,既有显性债务,也有隐性债务,而且规模非常不透明。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为满足地方财力需要特别是为了完成经济刺激计划,通过设立政府下属的投融资公司从银行体系申请贷款或者发行城投债,成为地方政府债务迅猛增长的最主要原因。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在世界各国频繁爆发。经济学家日益关注地方政府过度举债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2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