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产业转移与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
被引:12
作者
:
李敦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李敦瑞
机构
:
[1]
上海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来源
: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
2018年
/ 31卷
/ 05期
关键词
:
“一带一路”;
产业转移;
国际分工;
全球价值链;
D O I
:
10.19331/j.cnki.jxufe.2018.05.012
中图分类号
:
F121.3 [产业结构];
学科分类号
:
0201 ;
020105 ;
摘要
:
大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改变了中国的落后面貌。但从现代产业新的分工体系来看,中国尚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仍需更大的空间促进产业要素流动,为新产业、新动力拓展空间,改善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产业转移呈现三大特征:基于国际产能合作,向外转移产业步伐加快;基于区域平衡发展,国内产业"大迁移"融入双向开放新格局;基于新旧动能转换,承接产业转移转向以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为主。在产业转移视域下,提升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可以从三方面着力:塑造"一带一路"沿线有利的地缘经济环境,推进国内区域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融合互动,围绕释放企业活力做好"一带一路"服务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互联互通世界的治理和秩序
[J].
苏长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外交学系
苏长和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7,
(02)
:25
-35+156
[2]
中国产业转移呈现新特征:大迁移
[J].
陈雪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陈雪琴
.
化工管理,
2016,
(28)
:14
-17
[3]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风险与控制——从综合安全视角审视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
[J].
卢国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卢国学
.
东南亚研究,
2015,
(06)
:56
-63
[4]
地缘经济新格局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塑造——新常态下“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
[J].
汪亚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汪亚青
.
西部论坛,
2015,
(05)
:50
-62
[5]
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与中国分工地位发展趋势
[J].
李晓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李晓华
.
国际经贸探索,
2015,
31
(06)
:4
-17
[6]
通过国际转移化解过剩产能:全球五次浪潮、两种模式及中国探索
[J].
董小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
董小君
.
经济研究参考,
2014,
(55)
:3
-18+53
[7]
从融入全球价值链到构建国家价值链:中国产业升级的战略思考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志彪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杰
.
学术月刊,
2009,
41
(09)
:59
-68
[8]
亚信机制与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机遇[N]. 李敦瑞.学习时报. 2014 (002)
[9]
第三次工业革命[M]. 中信出版社 , (美) 瑞弗金, 2012
←
1
→
共 9 条
[1]
互联互通世界的治理和秩序
[J].
苏长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外交学系
苏长和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7,
(02)
:25
-35+156
[2]
中国产业转移呈现新特征:大迁移
[J].
陈雪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陈雪琴
.
化工管理,
2016,
(28)
:14
-17
[3]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风险与控制——从综合安全视角审视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
[J].
卢国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卢国学
.
东南亚研究,
2015,
(06)
:56
-63
[4]
地缘经济新格局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塑造——新常态下“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
[J].
汪亚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汪亚青
.
西部论坛,
2015,
(05)
:50
-62
[5]
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与中国分工地位发展趋势
[J].
李晓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李晓华
.
国际经贸探索,
2015,
31
(06)
:4
-17
[6]
通过国际转移化解过剩产能:全球五次浪潮、两种模式及中国探索
[J].
董小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
董小君
.
经济研究参考,
2014,
(55)
:3
-18+53
[7]
从融入全球价值链到构建国家价值链:中国产业升级的战略思考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志彪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杰
.
学术月刊,
2009,
41
(09)
:59
-68
[8]
亚信机制与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机遇[N]. 李敦瑞.学习时报. 2014 (002)
[9]
第三次工业革命[M]. 中信出版社 , (美) 瑞弗金, 201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