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信丰铁石口剖面晚二叠世的牙形石动物群

被引:6
作者
武桂春
姚建新
纪占胜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晚二叠世; 牙形石动物群; 铁石口剖面; 地层对比;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03.032
中图分类号
Q915 [古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对江西省信丰县铁石口剖面晚二叠世长兴阶至铁石口阶下部的牙形石动物群有了新的认识。基于牙形石的研究 ,将该地区晚二叠世的地层划分为 3个牙形石生物带 ,自上而下分别是 :Clarkinachangxingensisyini带 ;Clarkinapostwangi带 ;Clarkinachangxingensis带。探讨了浙江长兴煤山标准剖面晚二叠世长兴组至殷坑组下部的牙形石生物带的划分 ,将这段地层划分为 4个牙形石带 ,自上而下分别是 :Clarkinameishanensismeishanensis带 ;Clarkinachangxingensisyini Clarkinameis hanensiszhangi带 ;Clarkinapostwangi和Clarkinasubcarinata Clarkinachangxingensis组合带 ,而最下部的一个带又分为 2个亚带 ,即上部的Clarkinachangxingensis亚带和下部的Clarkinasubcarinata Clarkinawangi亚带。最后将铁石口剖面与煤山剖面进行了牙形石生物地层对比 ,认为铁石口剖面除了长兴组下部被第四纪河床覆盖之外 ,晚二叠世上部的地层可以完全与煤山剖面进行对比。
引用
收藏
页码:211 / 2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江西长兴组顶部与大冶组底部牙形刺的再研究 [J].
王志浩 ;
朱相水 .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0, (01) :57-63+121
[2]   江西信丰县铁石口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综合研究 [J].
白俊峰 ;
杨守仁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4) :51-60
[3]   江西二叠-三叠系界线 [J].
朱相水,王成源,吕桦,穆西南,张遴信,覃兆松,罗辉,杨万容,邓占球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4, (04) :439-452
[4]   湘西北地区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与牙形石分带 [J].
田树刚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93, (01) :133-150
[5]   江西信丰县铁石口地区二叠—三叠纪牙形石动物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杨守仁 ;
孙存礼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 (02) :243-256
[6]   海相二叠系、三叠系生物地层界线划分的新方案 [J].
殷鸿福 ;
张克信 ;
杨逢清 .
地球科学, 1988, (05) :511-519
[7]  
中国古特提斯生物及地质变迁[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日)八尾昭等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