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中有机污染物的三维荧光光谱

被引:23
作者
吉芳英 [1 ]
谢志刚 [1 ,2 ]
黄鹤 [1 ]
邱雪敏 [1 ]
机构
[1] 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重庆文理学院
关键词
荧光; 三维荧光光谱; 渗滤液; 溶解有机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荧光发射和三维荧光光谱研究了三峡库区某垃圾堆场的渗滤液及其处理工艺出水溶解性有机质(DOM)的荧光光谱特性。堆场渗滤液的DOM含有类酪氨酸、色氨酸及紫外区类富里酸,特征荧光峰中心位于Ex/Em=275 nm/305nm,为高激发波长类酪氨酸,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这可能与垃圾的堆放期有关。渗滤液和各处理工艺出水的荧光指数f450/500均大于1.9,表明腐殖质主要为微生物源。渗滤液在处理前后荧光峰特征和强度均发生明显改变,类蛋白荧光强度与DOC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生化处理工艺中,类蛋白荧光强度降低了66.4%95.5%,紫外区类富里酸荧光强度只降低了28.8%,显示类蛋白质具有良好的可生化性,而类富里酸相对较难生化降解。三维荧光光谱能反映渗滤液处理过程中污染物的种类、性质和数量等变化信息,能快速地进行定性分析、定量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1783 / 17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城市污水的三维荧光指纹特征
    陈茂福
    吴静
    律严励
    陈庆俊
    [J]. 光学学报, 2008, (03) : 578 - 582
  • [2] 三维荧光指纹光谱用于污染河流溶解性有机物来源示踪研究
    钟润生
    张锡辉
    管运涛
    毛献忠
    [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8, (02) : 347 - 351
  • [3] 高原湖泊溶解有机质的三维荧光光谱特性初步研究
    傅平青
    吴丰昌
    刘丛强
    黎文
    白英臣
    廖海清
    陈静
    [J]. 海洋与湖沼, 2007, (06) : 512 - 520
  • [4] 常规净水工艺去除有机物效果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法
    欧阳二明
    张锡辉
    王伟
    [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7, (07) : 1373 - 1376
  • [5] 污水氯和二氧化氯消毒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变化的三维荧光光谱解析
    王丽莎
    胡洪营
    藤江幸一
    [J]. 环境科学, 2007, (07) : 1524 - 1528
  • [6] 胶州湾围隔实验中溶解有机物三维荧光特征
    任保卫
    赵卫红
    王江涛
    邹景忠
    韩笑天
    王璐
    刘亚林
    [J]. 环境科学, 2007, (04) : 4712 - 4718
  • [7] Fluorescence of leachates from three contrasting landfills
    Baker, A
    Curry, M
    [J]. WATER RESEARCH, 2004, 38 (10) : 2605 - 2613
  • [8] Tracing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aquatic environments using a new approach to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J] . Colin A Stedmon,Stiig Markager,Rasmus Bro.Marine Chemistry . 2003 (3)
  • [9]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protein-like fluorophores in DOM in relation to aromatic amino acids[J] . Youhei Yamashita,Eiichiro Tanoue.Marine Chemistry . 2003 (3)
  • [10] Excitation–emission fluorescence matrix to study pH influence on organic matter fluorescence in the Amazon basin rivers[J] . N. Patel-Sorrentino,S. Mounier,J.Y. Benaim.Water Research . 200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