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1988年夏季长城站地区的热力和动力特征

被引:8
作者
卞林根
陆龙骅
贾朋群
机构
[1]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极地气象研究室
[2]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极地气象研究室 北京
[3]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南极; 长城站; 热状况; 感热通量; 潜热通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利用1987~1988年夏季我国首次南极长城站边界层气象观测实验资料,运用近地层大气通量的平均廓线理论计算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夏季的热状况特征,并与南极内陆的瑞穗站及我国青藏高原等地区的热状况进行了初步比较。在夏季,长城站地面相对于大气而言,仍为热源,地面主要以潜热输送的方式加热大气。夏季长城站的热状况特征与我国青藏高原东部地区进入雨季后的情况相近。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1984年夏季张掖地区的热状况特征 [J].
陆龙骅 .
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 1989, (03) :273-282
[2]   大气边界层内风的若干特性及其应用 [J].
徐大海 .
空气动力学学报, 1984, (03) :75-87
[3]   唐古拉地区的热状况 [J].
陆龙骅 ;
戴加洗 .
科学通报, 1980, (09) :404-406
[4]   唐古拉地区的总辐射和净辐射 [J].
陆龙骅 ;
戴加洗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79, (09) :4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