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量学角度探讨杨继洲针刺手法

被引:13
作者
陈治忠
赖新生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关键词
杨继洲; 计量学; 针刺; 刺激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从计量学角度探讨分析明代医家杨继洲的针刺补泻手法。针灸补泻手法的刺激量对针灸的治疗效应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必须掌握适度的针灸刺激量,才能提高治疗效果。杨继洲提出针刺手法中补泻刺激量的大小有“刺有大小”和“刺有深浅”。
引用
收藏
页码:1 / 2+56 +5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针刺疗程长短与刺激量对针灸效应的影响 [J].
窦思东 ;
刘凯 ;
方小玲 ;
王永中 .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9, (01) :28-29+42
[2]   浅谈针刺手法的刺激量 [J].
王报春 ;
刘超 .
陕西中医, 1998, (10) :460-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