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地区景观格局分析及其破碎化评价

被引:41
作者
王永军
李团胜
刘康
苏建文
程水英
机构
[1]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2]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3]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西安 
[5] 西安 
关键词
景观组分; 景观格局; 景观破碎化; 榆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1998年榆林地区1∶50万土地利用图,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WiewGIS)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栅格版)支持下,从景观总体特征、斑块面积、斑块数、斑块周长、分形维数和结合度指数的角度进行了格局分析和破碎化评价。结果表明,该区草地面积最大,保持的最为完整,以草地、林地和耕地类型为主,三者占全区面积的93 83%。其他类型分布极不均衡,且多呈小面积零散分布。果园、居民地斑块密度较大,说明果园、居民地高度破碎化。同时旱地有最多的斑块数,其斑块密度大于草地和林地,说明它比草地和林地有更高的破碎化。各景观类型的平均斑块面积和周长遵从分形规律,分形维数1 6001,景观整体的斑块边界的褶皱程度不高。草地景观有最高的结合度指数,说明草地的结合度最好,保持的最为完整。上述结果均显示,该区居民地和园地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旱地比草地和林地有更高的破碎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榆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区域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J].
史纪安 ;
陈利顶 ;
史俊通 ;
傅伯杰 ;
张淑荣 .
地理科学, 2003, (04) :493-498
[2]   森林景观格局分析及破碎化评价——以祁连山西水自然保护区为例 [J].
杨国靖 ;
肖笃宁 .
生态学杂志, 2003, (05) :56-61
[4]   北京东灵山地区景观格局及破碎化评价 [J].
马克明 ;
傅伯杰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0, (03) :320-326
[5]   榆林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的景观格局与演化研究 [J].
张明 .
地理研究, 2000, (01) :30-36
[7]   生态空间理论与景观异质性 [J].
肖笃宁 ;
布仁仓 ;
李秀珍 .
生态学报, 1997, (05) :3-11
[8]   沈阳西郊景观格局变化的研究 [J].
肖笃宁 ;
赵羿 ;
孙中伟 ;
张国枢 .
应用生态学报, 1990, (01) :75-84
[9]  
Scaling properties in landscape patterns: New Zealand experience[J] . Vladimir I. Nikora,Charles P. Pearson,Ude Shankar.Landscape Ecology . 1999 (1)
[10]  
Landscape Ecology. Forman RTT, Godron M. John Wiley .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