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通脉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脾肾阳虚型眩晕的临床观察

被引:10
作者
张波 [1 ]
鲍远程 [1 ]
陈怀珍 [1 ]
杨文明 [1 ]
王晓旸 [1 ]
王艳昕 [1 ]
汪瀚 [1 ]
童建兵 [1 ]
汪美霞 [1 ]
洪星 [2 ]
杨雄杰 [2 ]
方媛媛 [2 ]
机构
[1]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
[2] 安徽中医学院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温阳通脉颗粒; 脾肾阳虚型; 眩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77.7 [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温阳通脉颗粒对表现为脾肾阳虚型眩晕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温阳通脉颗粒,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观察记录53例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的变化指标,采用TCD监测以了解治疗前后颅内血流供应及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中医证候的面色苍白或黧黑、便溏泄泻、脉沉细弱的改善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TCD检测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通脉颗粒治疗脾肾阳虚型眩晕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对中医证候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585 / 586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概念过时了吗? [J].
李焰生 .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5, (04) :209-212
[2]   蕲蛇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及TCD观察 [J].
张波 ;
郑军 ;
鲍远程 ;
蔡永亮 ;
陈怀珍 ;
王艳昕 ;
王晓旸 ;
徐国存 ;
杨兴涛 .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4, (05) :421-422
[3]   颈夹脊穴水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3例 [J].
张波 ;
任明山 ;
吴世蓉 ;
鲍远程 ;
程旭初 .
中国药业, 2000, (08) :39-39
[4]   右归饮合炙甘草汤对Shy—Drager综合征患者血压的影响 [J].
鲍远程 ;
张波 .
中医杂志, 2000, (05) :31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