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历史时期武术影视明星发展特征研究——以李小龙、成龙、李连杰为例

被引:36
作者
戴国斌
机构
[1] 上海体育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武打片; 功夫武侠; 平民武侠; 文化武侠;
D O I
10.19582/j.cnki.11-3785/g8.2011.06.009
中图分类号
G852 [中国武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武打片生产在李小龙武打片取得国际影响后,成龙和李连杰将中国武打片推向了世界。其中,李小龙以"真实的打"塑造了"功夫武侠"形象,随后成龙以"喜剧的打"塑造了"平民武侠"、李连杰以"审美的打"所塑"文化武侠",相继走出了李小龙阴影,生产了中国武打片武侠形象的新天地。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0+53 +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门户:武术想象的空间 [J].
戴国斌 ;
陈晓鹰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9, 33 (03) :79-81
[2]   明星变迁:李小龙的身体,或者跨区(国)身躯中的华人男性气质 [J].
裴开瑞 ;
刘宇清 .
文艺研究, 2007, (01) :94-104+167
[3]   美国语境中的功夫片读解:从李小龙到成龙 [J].
袁书 ;
徐建生 .
世界电影, 2005, (01) :4-19
[4]   李小龙的道(下) [J].
袁康就 .
武当, 2004, (08) :28-29
[5]   武术现代性的断裂 [J].
戴国斌 .
体育文化导刊, 2004, (02) :35-38
[6]   和平: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之取向 [J].
李小芳 ;
成福芳 .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1) :14-17
[7]   《猛龙过江》副导演植耀昌忆李小龙 [J].
植耀昌 ;
鲁云 .
中华武术, 2002, (07) :21-23
[8]   成龙电影:英雄、喜剧与文化 [J].
吴涤非 .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2, (03) :117-122
[9]   成龙的谐趣武打片 [J].
贾磊磊 .
电影艺术, 2000, (02) :65-67+59
[10]   成龙电影:英雄形象及其变奏 [J].
王海洲 .
当代电影, 2000, (01) :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