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地区下侏罗统大安寨段页岩气(油)成藏条件

被引:37
作者
郑荣才 [1 ]
何龙 [1 ]
梁西文 [2 ]
徐文礼 [1 ]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2] 不详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东部; 早侏罗世; 大安寨期; 页岩气(油); 沉积—地层层序; 储集空间; 油气藏形成; 有利勘探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期在四川盆地东部地区万县向斜南段,于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湖相黑色页岩夹薄层介壳灰岩组合中,有多口井钻获中、高产油气流。为证实大安寨段具备良好的页岩气(油)成藏条件和勘探潜力,首先分析了其油气地质特征:①大安寨段为淡水湖泊沉积体系,发育有滨湖、浅湖、湖坡和深—半深湖4种亚相,对应完整的湖侵—湖退旋回过程,可划分为低位、湖侵、早期高位和晚期高位4个沉积体系域;②穿越各亚相带的等时地层格架控制了大安寨段自生、自储、自盖页岩气(油)成藏组合条件;③以湖侵体系域的凝缩段和早期高位体系域中偏向深湖一侧的浅湖滩缘、湖坡和半深湖亚相为有利页岩气(油)储集相带,储层并非为单一的岩石类型,而是碳质页岩与泥质介壳灰岩的薄互层组合体。在此基础上,以有机质丰度、成熟度、厚度、埋藏深度及脆度为页岩气(油)的五度评价标准,结合该区页岩的成分特征和裂缝发育状况对大安寨段页岩气(油)的成藏地质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结论认为:川东地区大安寨段具备优越的页岩气(油)成藏地质条件,可列为四川盆地非常规能源规划的主要目标和有利勘探区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4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多层滑脱条件下褶皱—冲断带形成制约因素研究:以川东—雪峰构造带为例 [J].
刘重庆 ;
周建勋 ;
郎建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3, 35 (02) :45-55
[2]   叠前深度偏移在复杂构造成像研究中的应用——以川东三岔坪高陡构造为例 [J].
陈骁 ;
董霞 ;
曾鸣 ;
屠志慧 ;
孔令霞 ;
韩嵩 .
天然气工业, 2013, 33 (03) :15-18
[3]   川东侏罗系——四川盆地亟待重视的一个致密油气新领域 [J].
王世谦 ;
胡素云 ;
董大忠 .
天然气工业, 2012, 32 (12) :22-29+125
[4]   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分析 [J].
田成伟 ;
安显银 ;
罗清园 ;
徐少华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2, 34 (04) :36-42
[5]   页岩气成藏体系研究——以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寒武统为例 [J].
聂海宽 ;
张金川 ;
包书景 ;
高波 ;
边瑞康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7 (03) :8-14+6
[6]   川东北礁滩天然气勘探新进展及关键技术 [J].
郭旭升 ;
胡东风 .
天然气工业, 2011, 31 (10) :6-11+113
[7]   贵州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地质特征及其油气资源意义 [J].
何金先 ;
段毅 ;
张晓丽 ;
吴保祥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6 (03) :37-42+8
[8]   由北美页岩气勘探开发看我国页岩气选区评价 [J].
赵靖舟 ;
方朝强 ;
张洁 ;
王力 ;
张新新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6 (02) :1-7+110+117
[9]   中国页岩气形成机理、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 [J].
邹才能 ;
董大忠 ;
王社教 ;
李建忠 ;
李新景 ;
王玉满 ;
李登华 ;
程克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6) :641-653
[10]   页岩气形成条件及成藏影响因素研究 [J].
王祥 ;
刘玉华 ;
张敏 ;
胡素云 ;
刘红俊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0, 21 (02) :35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