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东亚-太平洋大气热源与长江流域及邻近地区7、8月降水异常的关系

被引:11
作者
简茂球 [1 ]
乔云亭 [1 ]
罗会邦 [1 ]
陈文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季风与环境研究中心大气科学系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长江流域; 降水异常; 大气热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用1958~200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国160站降水量及1958~1998年月平均海温资料分析了中国夏季相邻月份降水异常型的相关特征,及其与大气热源的关系和相关物理过程。结果表明,7月长江流域的降水异常与8月长江和黄河之间地区的降水异常有很好的同号性。7、8月长江流域及附近地区持续性偏旱(涝)与太平洋洋盆尺度的大气热源异常有关,并与前期5、6月热带中、东太平洋大范围的热源异常、青藏高原热源异常也有密切的联系,即当5、6月赤道东太平洋的大气热源正异常,而赤道中太平洋北侧的热源负异常,则中国7月长江中下游偏涝,8月长江中上游与江淮流域和内蒙古东部偏涝,华南偏旱;反之亦然。前期热带中、东太平洋上空的热源异常中心和与之联系的异常垂直运动中心的西扩和西移,以及青藏高原东部的热源异常中心是影响我国7、8月持续偏旱(涝)的重要环流异常特征。另外,南海-西太平洋海温在前期也已经具有我国夏季长江流域发生旱涝对应的同期海温异常分布型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735 / 74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夏季亚洲大气热源汇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江淮流域旱涝的关系 [J].
巩远发 ;
段廷扬 ;
张菡 .
大气科学, 2007, (01) :89-98
[2]   青藏高原东部和西太平洋暖池区大气热源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J].
简茂球 ;
罗会邦 ;
乔云亭 .
热带气象学报, 2004, (04) :355-364
[3]   太平洋各区海温异常对中国东部夏季雨带类型的共同影响 [J].
陈烈庭 ;
吴仁广 .
大气科学 , 1998, (05) :43-51
[4]   夏半年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异常对环流和降水的影响 [J].
罗会邦 ;
陈蓉 .
气象科学, 1995, (04) :94-102
[5]   中国东部地区降水季内变化的季节锁相 [J].
何金海,智协飞 .
热带气象学报, 1995, (04) :370-374
[6]   中国东部的降水区划及备区旱涝变化的特征 [J].
陈烈庭,吴仁广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4, (05) :586-595
[7]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上空对流活动对东亚夏季风季节内变化的影响 [J].
黄荣辉 ;
孙凤英 .
大气科学, 1994, (04) :456-465
[8]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的热状态及其上空的对流活动对东亚夏季气候异常的影响 [J].
黄荣辉 ;
孙凤英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4, (02) :141-151
[9]   我国汛期降水的EOF分析 [J].
邓爱军 ;
陶诗言 ;
陈烈庭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89, (03) :289-295
[10]  
Maoqiu Jian,Yunting Qiao,Zhuojian Yuan,Huibang Luo.The impact of atmospheric heat sources over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on the summer rainfall over the Yangtze-River basin[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