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从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看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价值
被引:3
作者:
卓兰芳
[1
]
时统军
[2
]
卓朗
[3
]
机构:
[1] 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
[2] 徐州医学院社科部
[3] 徐州医学院教务处
来源:
关键词:
艾滋病预防;
健康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3 [卫生宣传教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对遏制艾滋病流行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艾滋病危险人群的分类不是依据年龄大小、财富多少来分的,而是根据受"邪淫"思想污染的程度和性道德观念强弱来区分的。"邪淫"是正常婚姻制度以外的不正当的淫欲思想和行为。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把"邪淫"定义为恶在今天仍然是判断是非的标杆。家长是青少年性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教育孩子从"斗闹场,绝勿进;邪僻事,绝勿问"出发,控制淫欲思想,杜绝手淫行为,保持贞洁,把性行为控制在婚姻制度内,自觉抵制婚前(外)性行为;树立"发乎情止乎礼"及"乐而不淫"的正确的爱情观,对艾滋病人、艾滋病感染者和普通人一视同仁,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精神资源。因此,扬弃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中关于健康教育的宝贵精神矿藏,必将有助于开创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新局面。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27
页数: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