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煤气化实验研究

被引:2
作者
郭红军 [1 ]
王作棠 [2 ]
王昌 [1 ]
张超 [1 ]
崔满堂 [1 ]
刘永朕 [1 ]
张乾龙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孙越崎学院
[2]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太阳能; 煤炭气化; 能源转换;
D O I
10.13226/j.issn.1006-6772.2012.06.014
中图分类号
TQ546 [气化工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目前煤炭气化理论,提出了太阳能煤炭气化,将低能量的太阳光聚集成高能流密度的光线束直接照射无氧状态下的煤粉,使高温煤粉与水蒸汽发生系列反应。设计并多次进行太阳能水煤气实验,测得混合气中H2,CO和CO2的组分比,处理分析后表明:温度低于700℃时,混合气中H2体积分数最多可达70%,生成少量CO且二者变化较明显;升高温度,H2转化率降低,CO与CO2之间的相互转化显著;当温度在1000~1050℃时,生成的有效气体(H2和CO)最多,煤炭转化利用率近似99%;继续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组分再次出现波动,反应逐渐趋向不稳定,表现出突变的异常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9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浅析煤炭气化技术及发展趋势 [J].
郭冠龙 ;
滑怀田 .
陕西煤炭, 2011, 30 (04) :115-116+96
[2]   煤制天然气现状及发展建议 [J].
杨明 .
洁净煤技术, 2011, 17 (03) :3-5+97
[3]   反射式顺向聚焦整体跟踪式高温太阳能集热装置 [J].
郑宏飞 ;
何开岩 ;
陶涛 ;
富建鲁 ;
戴静 .
太阳能学报, 2009, 30 (08) :1033-1036
[4]   煤炭气化技术及其工业应用 [J].
侯沛 .
同煤科技, 2009, (02) :3-5
[5]   煤炭气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工业化前景 [J].
赵勇 .
化肥设计, 2009, 47 (02) :7-9+16
[6]  
煤炭气化的国内外技术进展述评[J]. 钱伯章.西部煤化工. 2007(02)
[7]  
煤炭气化的国内外技术进展述评[J]. 钱伯章.西部煤化工. 2007 (02)
[8]   煤炭气化发展及应用中的热点问题探讨 [J].
步学朋 ;
忻仕河 ;
王鹏 ;
戢绪国 .
洁净煤技术, 2007, (02) :37-41
[9]   煤制氢发展现状 [J].
谢继东 ;
李文华 ;
陈亚飞 .
洁净煤技术, 2007, (02) :77-81
[10]   关于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应用的探讨 [J].
刘大久 .
洁净煤技术, 2002, (04) :53-55